太平词
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
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古德行至尊,四海安定呈祥。
苍生战争止息,安然度日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圣德:指皇帝的美德。
2. 超千古:超过以往所有的时代。
3. 皇威:皇帝的威严。
4. 静四方:使四方安静无战乱。
5. 苍生:指百姓。
6. 息战:停止战争。
7. 无事:没有战乱。
8. 觉时:感觉现在。
9. 良:表示赞美或感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太平词》描绘了皇恩浩荡、四海升平的景象,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祝愿。首联以“圣德超千古”赞美皇帝的英明神武,表现出皇帝统治下国家的繁荣昌盛;颔联“皇威静四方”则展示出国家强大的实力和威严。而颈联“苍生今息战,无事觉时良”则描述了百姓因为和平的日子不再饱受战争之苦,过上了宁静幸福的生活。整首词充满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和对皇帝圣明的颂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平词》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德宗时期(公元780年-805年)。当时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凋敝,政治腐败严重,民生困苦。
在这个时期,张仲素作为文人官员,对国家和社会有着深深的责任感。他眼见国家动荡、百姓疾苦,心情沉重。同时,他也深刻感受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的无奈和无力。这种情感反映在他的诗歌中,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现实关怀。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唐朝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交流。张仲素深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将个人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忧虑诉诸笔端,创作了这首《太平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仲素作为一个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