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九首 其九
动口生荆棘,移身堕野狐。
赵州来鬭富,东壁挂葫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言语间产生了争执与荆棘,变动了位置就如同堕入野外的狐狸一般。在赵州地区互相攀比财富,东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只葫芦。
去完善
释义
1. "动口生荆棘":这句诗的意思是,谈论佛法时,若言辞不够谨慎,可能引起纷争,如同在原本平静的地方种下了荆棘。这里的"荆棘"表示困难与纷争。
2. "移身堕野狐":这句诗中,"野狐"代表狡猾的人或事。整句话大意为,改变位置就可能会落入狡猾之人的圈套。
3. "赵州来鬪富":这里"赵州"指的是中国的一个地区,"鬪富"是指比试财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繁华之地出现了比试财富的情景。
4. "东壁挂葫芦":"东壁"在中国文化中指东方的墙壁,而"葫芦"有装酒或药的含义。所以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在东边的墙壁上挂着葫芦形状的酒壶或者药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禅宗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首先,“动口生荆棘”意味着过多的言语会使人陷入困境,就像在嘴巴周围长满了荆棘一样,阻止人前进。而“移身堕野狐”则警示人们行动过多或不当可能会像狐狸一样迷失方向,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诗人用这两个比喻告诫我们应保持一种谦虚、内敛的态度,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接着,诗人以“赵州来鬪富”描述禅宗修行者之间那种争强好胜的心态,这种心态与禅宗追求的宁静和觉悟相悖,因此是应该警惕并避免的。最后,“东壁挂葫芦”则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日常劳作和静心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颂古二十九首 其九》,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释师体所创作的。
在公元12世纪的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外部战争的压力依然存在。诗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并接触了多种文化和思想。
诗的作者释师体是一个对生命和宇宙有着深刻洞察力的僧人,他参透了世间万物的无常与空寂,体现了禅宗的悟道精神。他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为背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哲理的思考,以唤醒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