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体一首
城市我所居,遥看弁山雄。积雪最先见,皓彩照诸峰。我今远城市,薄游留此中。忽焉岁云暮,更觉尊屡空。开门未然烛,飞花舞回风。万木同一缟,四野变其容。恨无登山屐,幽讨何由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居所位于城市中,远远就能看到雄伟的弁山。弁山上首先看到积雪覆盖,洁白的光芒照耀在群山之间。如今我远离城市,在这里短暂逗留。不知不觉又到了年底,更加觉得生活贫苦,时常陷入贫困之中。打开门,还没有点上蜡烛,飞舞的花瓣在空中飘荡,形成旋风。所有的树木都被白色覆盖,整个田野都变了模样。遗憾的是我没有登山鞋,无法深入到幽静的地方去探索,探寻的乐趣也无法得到满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弁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西部,又称卞山,是江南的名胜古迹之一。
2. 最先见:指弁山上的积雪比其他地方更容易被看见。
3. 皓彩:明亮的色彩,这里指雪景。
4. 薄游:指短暂的游览。
5. 岁云暮:形容岁月流逝,即将进入寒冬。
6. 尊:同“樽”,酒杯。
7. 屡空:常常空空如也,形容生活贫困。
8. 未然烛:没有点燃蜡烛,指天色尚未昏暗。
9. 飞花舞回风:形容风吹过,雪花飘散的景象。
10. 缟:白色生绢,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
11. 幽讨:深入探寻,这里指未能登山寻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钱选的一首五言古体诗,描绘了作者在远离城市的山林中,感受到的冬日雪景之美和生活的清苦。诗人以城市中遥望弁山之雄姿开篇,凸显出自然景观的壮丽。接着通过“积雪最先见”、“皓彩照诸峰”等描绘,展示出冬天雪后的美景。然后诗人将自己的生活环境描述为远离城市喧嚣,留连于此,但忽然间便已岁末,生活更显贫苦。诗意又转到开门不见灯火,只见飞花起舞于回风中,这里的“飞花”既指雪花,也寓含着时光飞逝之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恨无登山屐而不得尽兴探索深山的遗憾之情。
全诗展现出一幅宁静的山林画卷,同时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一方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另一方面感叹生活的艰辛。这种情感交汇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言古体一首》是元朝著名书画家、诗人钱选的杰作之一。这首诗意境开阔,语言质朴,展现了钱选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下面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创作时间上来看,《五言古体一首》大约诞生于元末明初时期(约公元1350年-138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元朝逐渐衰落,明朝开始崛起。
其次,关于钱选的个人经历,他在青年时期曾入朝为官,后因不满朝廷腐败而辞官回乡,从此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段人生经历使得钱选对官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得他更加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如《五言古体一首》中描绘了乡间的美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时代背景方面,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战乱不断。在这样的环境下,钱选选择了隐逸,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艺术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如散文、诗歌等,这为钱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