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台杂书

标题包含
天台杂书
灵境无人桃自花,东风吹散赤城霞。 山容对我横天末,柳色将春到水涯。 王粲忆秦空有恨,杜陵入蜀更无家。 干戈满眼何年定,回雁悠悠白日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桃花源处清幽静谧,桃花独自盛放;春风吹散了赤城山的晚霞。山姿水貌犹如画卷展于天际,河边柳绿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想象着王粲回忆秦始皇时的遗憾之情,杜甫流亡四川时失去家园的痛苦。战乱的阴影何时才能消退?大雁南飞,日光渐斜,世事难料。
去完善
释义
1. 天台:这里指浙江天台山,是中国的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2. 灵境: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美好的景色。 3. 桃自花:桃花自行开放。 4. 东风:春天的风。 5. 赤城霞:赤城山上的红霞。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境内。 6. 山容:山的容颜,指山峰的形态。 7. 对:对着。 8. 横天末:横跨天际的边缘。 9. 柳色:柳树的嫩绿色。 10. 将:将要。 11. 水涯:水边。 12.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后因战乱离荆州而去。 13. 秦:秦国,这里指长安,当时的首都。 14. 杜陵:唐朝诗人杜甫的别号,他曾入蜀避难。 15.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16. 回雁:北归的大雁。 17. 白日斜:夕阳西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首先,诗人在第一句就描绘出一片宁静的仙境,这里“无人”的桃林自然绽放,体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东风、赤城霞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恢弘的画卷,表达了大自然的壮观与变化。 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转向了山水的柔情:山峦对着我延伸向天边,河边的柳树已经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这种刚柔并济的画面,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而后,诗人通过引用古人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王粲的忧虑和杜陵的无奈都传达出诗人的哀愁之情。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哀愁,而是用“回雁悠悠白日斜”作为结尾,预示着希望的到来,传递出一种坚定的生活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台杂书》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钱选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元朝初年,约公元1260年至1309年间。在这段时间里,钱选作为江南遗民,生活颇为坎坷。他虽擅长绘画,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反而因为战乱和时局动荡,失去了家园和亲人。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悲伤和哀愁之情。 在《天台杂书》这一时期,元朝刚刚建立,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族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江南地区的社会矛盾激化。钱选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面对这样的现实,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综上所述,《天台杂书》这首诗是在元初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钱选通过对天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多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