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至前七日青崖分送新历

标题包含
冬至前七日青崖分送新历
嫩黄裹册印如斗,传教打门惊昼眠。 又见朔平新改岁,独怜绛老不知年。 绣衣春立层霄上,黍律阳回七日前。 更愿时和戢豺虎,一犁归种久荒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杰"这个人物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不够明确,或者这个人并不是公众人物。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嫩黄色的包裹著书本,上面的印章犹如争斗一般,传教的钟声打破了白天的宁静。 再次见到朔平的新年更替,我独自怜惜绛老的年老无知。 春天的绣衣立在高高的天空之上,阳光照耀在七日前的小麦上。 希望这个时节能够平息豺虎之患,让农民能够安心的耕种荒废已久的田地。
去完善
释义
1. "嫩黄裹册印如斗":嫩黄,指日历的颜色;裹册,指的是装订成册的日历;印如斗,形容印刷质量很好。 2. "传教打门惊昼眠":传教,即传达新的历法;打门,敲门的意思;昼眠,白天睡觉。 3. "又见朔平新改岁":朔平,指北方边疆地区;新改岁,指新年更替。 4. "独怜绛老不知年":独怜,独自感到哀伤;绛老,绛州的老百姓,这里代指民间的普通百姓;不知年,不清楚具体的年份。 5. "绣衣春立层霄上":绣衣,指穿着华丽衣服的官员;春立,春天的到来;层霄,指天空的高处。 6. "黍律阳回七日前":黍律,古代用黍米来确定音律的标准;阳回,阳气回升,表示春天的到来;七日前,离冬至七天前的意思。 7. "更愿时和戢豺虎":时和,指和平时期;戢豺虎,控制残暴的行为。 8. "一犁归种久荒田":一犁,耕种用的犁;归种,重新开始耕种;久荒田,长时间没有耕种的田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至前七日情景的诗。诗的开头,诗人以嫩黄的包裹和新历的传递,形象地描绘出冬至前的热闹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人们对新年的期待。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新旧岁的交替,表达出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后,诗人又以绣衣和黍律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对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期待。最后,诗人希望世界和谐安宁,人们能够回到久荒的田野中耕种,过上幸福的生活。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现象的独特观察,也展示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冬至前七日青崖分送新历》是元朝诗人陈杰的作品。该诗创作于公元1348年(元至正八年)的冬至前夕。在这个时期,元朝逐渐走向衰落,政权腐败,民不聊生。而作者陈杰则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文人,他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对于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在这段时间里,陈杰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元朝官员,但由于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民众的关爱,他在任期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当局的认可和支持,反而使他遭到了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失望,开始转向诗歌创作,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虑。 在这一时期,元朝的社会政治背景复杂多变。一方面,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残酷的手段,如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等。另一方面,民间反抗势力日益壮大,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严重威胁着元朝的统治。在这种背景下,陈杰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渴望为民众做更多的事情,另一方面他又深感现实的无奈和无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