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歇惠安寺
寒食都来数日闲,颜卿家帖到今传。
此公刚鲠无情煞,到得春时也自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都在享受寒食节这几天清闲的日子,颜真卿的家书流传到今天。这位公公正直刚强毫不留情,等到春天来临时也会有所哀伤。
去完善
释义
1.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
2. 颜卿家帖:指颜真卿的家书。颜卿即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
3. 刚鲠:性格坚强正直。
4. 春时:春天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午歇惠安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安寺午歇时的所见所思。首句“寒食都来数日闲”点明了诗人此时的时令背景——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接下来的两句“颜卿家帖到今传”则暗含了诗人在此期间所受到的熏陶和影响。这里的“颜卿家帖”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家书帖子,流传至今,成为了书法艺术的瑰宝。诗人提及这些帖子,一方面展示了其学识渊博,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自己在闲暇时光里陶醉于书画艺术的美好体验。
第三句“此公刚鲠无情煞”是对颜真卿书法精神的赞美。这里的“刚鲠”形容的是颜真卿书法的风格特点,即笔画苍劲有力,结构严谨。而“无情煞”则表明了这种风格的无法抗拒的魅力。这句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颜真卿及其书法的深深敬仰之情。
末句“到得春时也自怜”是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感慨。这里的“春时”可以理解为春天的美好时光,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黄金时期。结合整首诗来看,这里“自怜”的情感应作双重解读:一是诗人对在惠安寺午歇时感受到的春光的珍视与留恋;二是诗人以颜真卿为榜样,渴望在人生道路上也能有所作为的期许。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惠安寺午歇时的情景,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期许,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午歇惠安寺》是南宋诗人龚况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龚况担任了惠安知县一职,负责惠安地区的地方事务。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在经济、文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发展难题。面对这一情况,龚况积极地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龚况在公务之余,参观了惠安寺并写下这首诗歌。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寻得一片宁静的天地,以便更好地思考和处理政务。
总的来说,《午歇惠安寺》这首诗是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龚况在面对地方政务时的担当和积极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