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刘伶

标题包含
咏刘伶
逃名以酒转名高,醉里张髯骂二豪。 日月已为吾户牖,何妨东海作醇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通过饮酒逃避名声却反而提高了声望,醉酒后扬起胡须怒斥两个豪强。 太阳和月亮已成为我家的窗户,不妨在东海边品尝美酒。
去完善
释义
1. 逃名:避开名声,这里指刘伶逃避世俗纷争的做法。 2. 以酒转名高:通过喝酒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声誉。 3. 醉里张髯骂二豪:醉酒状态下展现出豪爽的气概,批评指责权贵。 4. 日月已为吾户牖:将日月比作门户,表达了刘伶视天地万物如自己家园的豁达心境。 5. 东海作醇醪:把东海的广阔比喻为美酒,强调刘伶对酒的喜爱与欣赏。
去完善
赏析
《咏刘伶》是一首描述魏晋时期著名文人刘伶的诗歌。诗人通过刘伶的放荡不羁、饮酒度日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诗歌中,刘伶以酒为媒介,与世间的二豪(即世俗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进行抗争,展现出他不畏强权的精神风貌。此外,刘伶将日月作为自家的门户和窗户,表达了他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最后,诗人用“何妨东海作醇醪”这一诗句收尾,暗示了刘伶已经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刘伶饮酒行为的描绘,表现出他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性的坚守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刘伶》是唐代诗人龚况创作的一首描绘魏晋名士刘伶的诗。这首诗歌颂了刘伶的豪放性格和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下面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创作时间为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且文化丰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崇尚饮酒赋诗,畅怀人生,而这正是刘伶生活的时代所倡导的风尚。 其次,在唐初,龚况正值壮年,对魏晋名士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认为刘伶的生活态度符合自己的理想,故写下了这首赞美刘伶的诗。在龚况的时代,社会风气崇尚潇洒飘逸、放任自流的精神境界,这与刘伶的生活方式相契合。 再次,在唐初时期,国家经济恢复迅速,社会稳定,人们生活相对宽裕。在这种背景下,文人雅士更加追求精神的超脱与自由,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不滞于物,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了刘伶的身上。 综上,这首诗反映了唐初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展现了龚况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魏晋名士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