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观百僚朝会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鑪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界各地向唐尧献上祝福,清晨与各位官员相聚。
萧相府的花冠华丽无比,霍嫖姚身着锦绣服饰。
唐尧的面容如同红霞般耀眼,欢声笑语响彻九天。
御炉里燃烧着香炭,神仙们演奏着动人的音乐。
阳光照耀在金杯上,微风轻拂,玉佩摇曳生姿。
都城的诗人献上诗篇,却无法一同参与朝会。
去完善
释义
《元日观百僚朝会》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唐尧:中国古代的贤明君主,这里借指唐朝皇帝。
3. 百僚:各级官员。
4. 花冠:鲜花编成的头冠,这里指代文官。
5. 萧相府:指汉代名臣萧何,这里用来比喻文官。
6. 绣服:华丽的服饰,这里指代武官。
7. 霍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这里用来比喻武官。
8. 寿色:喜庆的气氛。
9. 丹槛:红色的栏杆,这里指宫殿的装饰。
10. 御炉:皇帝专用的香炉。
11. 兽炭:熏香用的炭,形状像兽形。
12. 仙管:美妙的音乐。
13. 云韶:古代神话中的仙乐。
14. 金觞:金色的酒杯。
15. 玉佩:玉石制成的饰品,这里指代官员的服饰。
16. 都城:京城。
17. 献赋:向皇帝献上诗歌,表示忠诚。
18. 趋朝:上朝参拜皇帝。
去完善
赏析
《元日观百僚朝会》是一首描绘古代朝会盛况的诗。诗中描述了万国来朝、百官齐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国力的强大和盛世气象。从诗中的“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一句可以看出,朝会的官员们衣着华丽,显示出唐代朝仪的庄重与威严。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朝会的氛围:“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朝会的热闹气氛;而“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则描绘了皇帝赐福群臣的场景,突显出皇帝的威仪和恩宠。整首诗以“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作为结尾,以自然景象映衬朝会之盛,给人以深刻印象。最后一句“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表达出诗人对于无法亲身参与朝会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只有忠诚尽职的臣子才有资格参与如此重要的朝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观百僚朝会》是唐朝诗人包佶在公元80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年,唐德宗李适驾崩,由他的儿子唐顺宗李诵继位。然而,唐顺宗在登基不久后就因病不能处理政事,朝政实际上由他的儿子唐宪宗李纯主持。这种政治变革使得朝廷内部的政治势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使包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朝会产生了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此时的大唐帝国已经经历了安史之乱等战乱的摧残,国力逐渐衰落,但贵族阶层的地位依然稳固,百官朝会的盛况仍然是封建社会权力中心的一种象征。因此,在包佶的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日朝会的庄严气氛以及朝臣们的威仪,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风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