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词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手中点燃寒冷的油灯不断照向自己的影子,不断地重复翻阅着陈旧的书页。而那用来编织回信的机器已经覆满了灰尘。自己的丈夫依然没有音信传来,这让我无比焦虑,心中只恨那些桥头的算命先生,为何不能提前预知这令人担忧的消息。
去完善
释义
1. 爇:燃烧。
2. 回文机:织布机的一种。
3. 卖卜人:指占卜师或算命先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守空闺的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首句“手爇寒灯向影频”以女子手持蜡烛的形象展示出她孤独的心境,透过烛光摇曳的影子,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期盼与无奈。接着的“回文机上暗生尘”则是通过织机上的尘埃表现时光的流逝,暗示着女子的等待已经很久了。第三句“自家夫婿无消息”中,作者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女子对自己丈夫的关切之情。最后一句“却恨桥头卖卜人”则表达了女子对自己的期待感到失望,并对那些未能预言她丈夫归期的人心生怨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望夫图,令人感叹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夫词》是唐朝诗人施肩吾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618年-907年)。在唐朝这个文化繁荣、艺术多样的时代,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施肩吾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诗人,他的命运却颇有些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这使得他不得不放弃功名,回到家乡从事农耕。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民间百姓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盛世末期,虽然表面上依然繁荣,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施肩吾的诗作以关注民生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望夫词》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对望夫石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中妇女命运的同情和对婚姻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婚姻观念的变迁,即从传统的门当户对转向注重个人情感的选择。这种观念的转变,既是对人性自由的追求,也是对现实不公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