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年来如抛梭,不老应不得。 花眼绽红斟酒看,药心抽绿带烟锄。 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 荷翻紫盖摇波面,蒲莹青刀插水湄。 烟黏薜荔龙须软,雨压芭蕉凤翅垂。 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锄药顾老叟,焚香呼小青。 遗却白鸡呼喌喌。 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无。 天边有仙药,为我补三关。 世人谁不爱年长,所欲皆非保命方。 但看日及花,惟是朝可怜。 池塘已长鸡头叶,篱落初开狗脊花。 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 一言感著热铁心,为人剑下偷青娥。 青鬓丈人不识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施肩吾(1850-1923),原名施景琛,字肩吾,号琴轩,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 施肩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近年来时光飞逝,想不老都难。眼睛瞥见红花端起美酒欣赏,心中想着绿色草药带着烟锄耕作。狂放不羁的诗人歌声如同白雪,美丽的女子笑容如甜蜜的盐。荷叶轻轻拍打着水面,菖蒲在碧波荡漾中倒映出翠绿的光芒。烟雾中的薜荔犹如龙须般柔软,雨滴打在芭蕉上如同凤凰翅膀下垂。茶水可以让人消除烦恼,美酒能够忘却忧虑。拿着锄头的药农望着年长的老人,点燃香火呼唤着年轻的小青。呼唤白鸡时发出喌喌的声音。五通神本应该是佛家的信徒,却身着青衣,失去了一只脚。据说天边有一种神奇的仙药,可以弥补我身体的不足。世人都渴望长寿,但却不知道如何保养生命的根本。只看到阳光和花朵,早晨的时光尤为宝贵。池塘里已经长出了鸡头叶,篱笆周围开始绽放狗脊花。乘船出行是为了寻找出口,成为官员原本就是为了服务人民。一句感人心扉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铁石,帮助人们从剑下救回美丽的少女。这位满头青丝的老人并不懂得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颠狂楚客歌成雪:颠狂,这里是形容人狂放不羁;楚客,指的是流浪在外的楚地人士。这句意思是楚地的人因为奔放不拘而歌唱出如雪的赞歌。 2. 媚赖吴娘笑是盐:媚赖,这里是对吴地女子的美称;吴娘,指吴地的女子;笑是盐,形容吴地女子的笑容甜美如同美味的食盐。 3. 花眼绽红斟酒看:花眼,这里指的是花朵盛开的美景;绽红,绽放的红花;斟酒看,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美酒。 4. 药心抽绿带烟锄:药心,种植药材的地方;抽绿,长出嫩绿的叶子;带烟锄,带着烟雾弥漫的锄头,描绘耕种时的景象。 5. 荷翻紫盖摇波面:荷翻,荷叶翻动的样子;紫盖,紫色荷叶;摇波面,摇曳在水面上的荷叶。 6. 蒲莹青刀插水湄:蒲莹,指水生植物蒲草;青刀,绿色的刀片,这里比喻蒲草的叶子;插水湄,生长在靠近水边的地方。 7. 烟黏薜荔龙须软:烟黏,烟雾弥漫的样子;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龙须软,形容藤蔓如同柔软的龙须。 8. 雨压芭蕉凤翅垂:雨压,被雨水压低的姿态;芭蕉,芭蕉树;凤翅垂,形容被雨水压低的芭蕉叶子像凤凰翅膀一样垂下。 9. 茶为涤烦子:涤烦子,消除烦恼的东西,这里指茶水。 10. 遗却白鸡呼喌喌:遗却,丢弃的意思;白鸡,白色的鸡;呼喌喌,呼唤鸡的声音。 11. 五通本是佛家奴:五通,佛教中的一种神祇;佛家奴,佛家中的奴仆,这里暗示五通的级别较低。 12. 身著青衣一足无:身著青衣,穿着青色的衣服;一足无,一只脚没有,这里指五通的形象是一只脚。 13. 天边有仙药:天边,遥远的天际;仙药,神仙的药物,这里寓意长生不老的药物。 14. 为人剑下偷青娥:为人,为别人服务;剑下,用剑的时候;偷青娥,暗中保护他人的安全。 15. 青鬓丈人不识愁:青鬓,乌黑的发髻,形容年轻的模样;丈人,老年男性;不识愁,不知道忧愁,形容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不知生活的艰难。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年来如抛梭,不老应不得”开篇,首先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如梭子般飞速,形象地表明了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珍贵。接下来的诗句则是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他欣赏美丽的花朵、绿色的草药,关注自然界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他也痴迷于歌声和笑声,沉醉于品茗饮酒,过着简单而惬意的生活。 诗人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中的雪花和食盐,比喻歌声的激昂与笑容的美好;“烟黏薜荔龙须软,雨压芭蕉凤翅垂”中的烟雾缭绕、雨水沉重,表现出大自然的神秘与宁静。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诙谐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无奈与自嘲,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与挑战,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出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是唐代诗人施肩吾所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约公元800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繁荣,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施肩吾身为浙江人,一生奔波仕途,曾先后任职于各地官府。然而他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在游历大江南北的过程中,逐渐萌发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时,施肩吾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时,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士人阶层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儒家观念,关注个体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山水田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综上,《句》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是一个繁荣而又充满变革的时代,诗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宦海沉浮、游历山水等人生际遇,最终将视野投向田园风光,抒发对自然生活、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