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方壶

标题包含
方壶
玉壶清景面瑶池,便入丹青也自宜。 挟册几回成独往,壶公应笑一书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玉壶映射着瑶池的美景,这样的画面即使绘入画卷也十分适宜。书生独自拿着书本来回翻阅,这样的痴迷让神仙也不禁发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方壶:即方壶山,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境内,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传说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2. 玉壶:指用玉石制成的壶,这里借指仙境。 3. 清景:清朗的景象。 4. 瑶池:古代神话传说中仙女们沐浴的地方,常用以象征仙境。 5. 丹青:绘画的艺术,这里指画卷。 6. 挟册:携带着书籍。 7. 独往:独自前往。 8.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善于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方壶”为题,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俗的画面,寓意着诗人的理想世界。首句“玉壶清景面瑶池”描述了美丽的景色,如玉壶般的仙境与瑶池相映成趣,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仙山琼阁的画卷中。第二句“便入丹青也自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画面如诗如画的美感,无论是画作还是诗歌都无法完全展现其魅力。接下来的“挟册几回成独往”讲述了诗人多次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仿佛独自穿越了时空,步入了这神仙般的境界。最后一句“壶公应笑一书痴”则以壶公之笑点出诗人的执着和痴迷,既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赞美,也是对世人难以理解的无奈。整首诗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哲理性的思考,堪称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方壶》是何澹在南宋时期所创作的,收录于《全宋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恬静、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岛屿仙境中的悠闲生活,传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发。何澹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他深感忧虑和无奈。然而,他并没有被现实所束缚,而是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诗歌创作中,以表达自己的超脱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何澹巧妙地运用了道教文化中的“方壶”意象,将自己置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这里的景色优美,生活宁静,没有尘世的纷扰。这种意境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安宁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