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偕朱彦器伯仲游雁门山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
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
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
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繁华的神京城远远比不上这里的美景,仙境般的关口依次打开。
在这名山上遇到好朋友,重阳节一起登上高台。
一同欣赏这美景,只可惜在作诗方面我惭愧于自己的才能。
什么时候能在清澈的海滨,建造一间小屋在此居住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神京:指皇帝所在地,这里指代北京。
2. 浩:形容地域广大。
3. 仙关:仙人居住的关卡,这里比喻风景秀丽的景区。
4. 次第:按顺序。
5. 济胜:旅游胜地的意思。
6. 聊:暂且,姑且。
7. 具:用具,设备。
8. 结屋:建立房屋。
9. 清海甸:清洁的海滨地区。
去完善
赏析
首联:“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神京(京城)繁华的羡慕。这里的“仙关次第开”暗示了诗人逐渐打开心胸,迎接新的境界。
颔联:“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名山的场景。“九日”是中国传统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寓意着对长寿的追求。
颈联:“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执着的创作精神。这里“济胜”是古人的一种雅好,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则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清静的海滨过上悠哉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偕朱彦器伯仲游雁门山》是明代诗人何澹的作品。此诗创作于明朝时期,此时正值国家昌盛、人民生活安定之际。
何澹,字镜洲,明代著名文人。他博学多才,对历史、文学、音乐等颇有研究。在雁门山游览期间,何澹结识了当地名士朱彦器,与其兄弟一同畅游山川。当时正是重阳节,两人兴致盎然,共同抒发胸怀,遂有此诗。
重阳佳节自古以来便是登高赏景、思亲抒怀的时节。当日秋高气爽,雁门关巍峨屹立,山间风景如画。两位才子尽情畅谈,谈人生、谈理想,感慨万千。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何澹灵感迸发,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