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宋宪乙丑元夕韵

标题包含
和宋宪乙丑元夕韵
三神山上隔凡尘,箫鼓喧阗午夜声。 十里绮罗开翠幕,一天星斗不层城。 也知故国风光丽,尤喜新元谷价平。 衰朽尚容陪二妙,不妨欹侧到天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神山与世隔绝,半夜时分还能听到喧闹的鼓乐之声。 十里的罗绮和翠幕显得非常繁华,天空中的繁星映照着这片城区。 虽然知道故乡的风景依然美丽,但更喜欢新年时稻谷价格稳定。 尽管已经衰老不堪,但仍能陪伴两位才子共度美好时光,何妨就这样歪斜地倚靠直到天明。
去完善
释义
1. 三神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之地。 2. 隔凡尘:指与人间隔绝的地方。 3. 箫鼓喧阗:形容音乐声喧闹。 4.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 5. 开翠幕:打开绿色的帷幕。 6. 不层城:指星光璀璨,不局限于城市。 7. 故国:指自己的国家。 8. 风光丽:指景色美丽。 9. 新元:新的一年。 10. 谷价平:指粮食价格稳定。 11. 衰朽:年纪大、体力弱的人。 12. 陪二妙:陪伴两位好友。 13. 欹侧:歪斜,这里指随意坐卧。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恬淡的笔墨描绘了元夕夜的盛况,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闲适自得的心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三神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境)、“箫鼓喧阗”(繁华热闹的夜生活)、“绮罗”(华丽的衣裳)、“星斗”(璀璨的夜空)等,将这些元素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绚丽的画面。此外,诗人还巧妙地将现实中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使整首诗具有更丰富的层次感和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宋宪乙丑元夕韵》是何澹的作品,创作于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这首诗歌描绘了元宵节期间,人们欢庆佳节的场景。在这一年里,何澹担任着宫廷文学侍从的职务,时常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宫廷中的生活场景。 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末期,尽管王朝逐渐衰落,但民间依然保持着浓厚的节庆氛围。元宵灯会是一年一度的盛事,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人们在赏灯的同时,还举行舞龙、舞狮等各种娱乐活动。此外,元宵节还是传统的爱情节,青年男女趁机相识、相爱。 然而,在这个看似繁华的背后,诗人何澹感受到了深深的忧虑。他看到国家的日渐衰弱,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无奈和痛心。因此,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仅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还透露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