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慈山门
翠屏一匝梵王城,白练两条功德水。
百鸟争巢高树枝,似闻佛法心欢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环绕一圈翠绿的屏风,那是如释尊般的巍峨之城,清澈的河水犹如白练,它们在默默讲述着佛法的功德。鸟儿们争相在这高高的枝头筑巢,似乎也感受到了佛法的愉悦。
去完善
释义
注:
1. 报慈山门:佛教用语,意为弘扬佛教慈悲精神的圣地。
2. 翠屏:绿色屏风般的山脉或树木。
3. 一匝:一圈。
4. 梵王城:指佛教圣地。
5. 白练:形容水流像白色的绸缎。
6. 两条:数量词,用于描述事物的数量。
7. 功德水:佛教中称能给人带来功德的水,一般指净水或流动的水。
8. 百鸟:各种鸟类。
9. 争巢:争抢筑巢的地方。
10. 高树枝:高的树枝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报慈山门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崇敬和感悟。首句“翠屏一匝梵王城”形象地描绘了报慈山门的地理环境,暗示着这里的庄严与神圣。次句“白练两条功德水”则强调了寺庙周围的流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第三句“百鸟争巢高树枝”展现了报慈山门的自然生态,同时也象征着众生追求佛法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似闻佛法心欢喜”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听闻佛法后内心的喜悦之情,也体现出佛法给人们带来的慰藉。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了报慈山门的宁静与祥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报慈山门》是何澹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古风诗。
在南宋时期,国家正处于民族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的历史阶段。当时文人墨客们忧国忧民,心怀愤懑之情,纷纷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而诗人何澹,正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何澹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受到世人的赞誉。然而,身处乱世,他的抱负无法施展,心中充满无奈和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何澹创作了《报慈山门》这首诗歌。
在诗歌中,何澹以含蓄的手法描绘了报慈山门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何澹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