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梅

标题包含
红梅
冷淡梳粧不入时,故将粉面以朱施。 风标可作孤山殿,枝叶能令北客疑。 及与松筠论旧故,未容桃李强追随。 芳名亦占群花上,所恨无功到鼎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素颜淡妆已过时,特涂红面示热情。 优雅风韵若孤山庙宇,枝叶繁茂令他乡之人疑惑。 与其他松竹讨论昔日往事,不允许桃李胡乱追随。 在百花之中也有名字,遗憾的是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澹:南宋诗人,字自然,号梅溪。 2. 冷淡梳粧:形容梅花的外形。 3. 不入时:不合时尚。 4. 粉面以朱施:指梅花的花瓣。 5. 风标:风度标格。 6. 孤山殿:孤山是西湖的一处景点,多梅花。 7. 北客:北方来的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 8. 松筠:松树和竹子,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9. 旧故:老朋友。 10. 未容桃李:不能容忍桃花和李花的跟随。 11. 芳名:美好的名声。 12. 群花:指其他的花。 13. 无功到鼎彝:没有实际的好处。
去完善
赏析
《红梅》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冷艳而孤傲的品质,以及它在寒冷冬天依然挺拔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品格。其中“冷淡梳粧不入时”表达了梅花不愿迎合世俗的心态;“故将粉面以朱施”则赞美了梅花的红艳之美,同时传达出它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风貌。在诗的后半部分,“风标可作孤山殿,枝叶能令北客疑”形象地描述了梅花的清高和引人注目,使读者感受到梅花的孤独和坚毅。“及与松筠论旧故,未容桃李强追随”则展示了梅花不依附于他物、独立生长的品质。最后一句“芳名亦占群花上,所恨无功到鼎彝”虽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未能带来实际利益的遗憾,但这反而更凸显出梅花超然世外的气质。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梅》是南宋诗人何澹的一首咏物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后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外患频仍,国家积贫积弱,诗人目睹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何澹一生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文人。他在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受到名流的赞誉,但因种种原因,未得朝廷重用,怀才不遇的心情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在同一时期,随着金国势力日益强大,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宋、金两国间的战争频发。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许多南宋文人志士都抱有恢复中原之志,但现实却令他们倍感无奈和忧虑。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促使何澹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通过描绘红梅的品质来抒发心中的志向与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