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楼春·东山探梅

标题包含
玉楼春·东山探梅
泠泠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疏风淡月有来时,流水行云无觅处。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岁月催人老,徒然辜负了这白雪映衬下的春日美景,即便殷切询问春天为何匆匆离去,但春天始终默然不应。
去完善
释义
脩竹:修长的竹子,此处用以衬托环境幽静。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开篇两句以“泠泠”写水声,“漠漠”状云态,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接着点出“疏风淡月”的短暂可遇与“流水行云”的不可捉摸,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人生中的美好事物往往稍纵即逝。 下片转入人物刻画,一个“独立”的佳人成为画面焦点,她的孤寂与凄凉因周围景物的烘托愈发浓烈。“薄袖欺寒”不仅表现身体上的寒冷,更隐喻内心的悲戚。最后两句将主题升华到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借“白头”与“雪边春”对照,突显青春不再、壮志未酬的遗憾。 整体来看,全词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情景交融,既有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又有人物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含蓄隽永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刘镇虽有才情却仕途不顺。他借东山探梅之行,将内心的惆怅寄托于山水之间。在那个早春时节,他独自徘徊在溪桥之畔,看淡月疏风,观云水流转,眼前景与心中情交织,遂写下此词。词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流露出怀才不遇的苦闷,更有对美好事物易逝难寻的深深叹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