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殿采菱歌
宫鸦叫赤光,潮声入宫宫影凉。火华啼露卷横塘,
采莲一声歌态长,青丝结眼捕鸳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宫殿上的乌鸦叫着,红色的夕阳映照在池塘中,潮水的声音传入宫廷内,宫殿的影子在夜色中显得有些凉意。夜幕降临,萤火虫飞舞,潮水声不断传入耳中,采莲的女子唱着长长的歌曲,她们的歌声如同青丝般绵延不绝,捕捉到了鸳鸯的动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宫鸦:即皇宫中的乌鸦。
2. 赤光:指红日或夕阳。
3. 潮声:海浪拍岸的声音。
4. 宫宫影:指宫殿的影子。
5. 火华:即荷花。
6. 横塘:泛指宽阔的池塘。
7. 采莲:采摘荷花。
8. 青丝结眼:用丝线编织的眼睛状图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皇宫的水殿里,乌鸦叫着,阳光映照出红色的光芒;潮水的声音传入宫殿,使得宫殿的影子显得格外清凉。火红的荷花在露水中绽放,卷起了横塘的波纹。采莲女唱着悠扬的歌,歌声伴随着长长的影子在水中荡漾。她们的头发上系着青丝,捕捉着鸳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采莲女的美丽、勤劳和活泼,以及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殿采菱歌》是唐朝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在这期间,鲍溶曾担任过朝廷官员,但因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被外放到江南地区担任地方官。在任期间,他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对江南水乡的风光和风土人情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当时,江南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水运发达,农民以种植水稻、捕鱼捞虾为生,水上生活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鲍溶在此背景下,通过观察和体验,创作了这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