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张孟阜寻梅韵

标题包含
和张孟阜寻梅韵
平生拙状物,出语辄自咍。 久欲颂梅花,恒恐累纸写不该。 羡子年少气豪敏,诗筒往往岁一来。 语不惊人意不止,笔力待尽千松煤。 我以病骥追霜隼,著鞭不上嗔人催。 置诗太息梅困我,恨不纵斧寻条枚。 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 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 退藏物后独笑傲,奄有岁晚多惊猜。 纷纷自谓好颜色,万汇秃立皆堪哀。 模将此意入诗句,十年未就梅空开。 君诗却怪梅不早,令我内热红生腮。 强随崄韵终不满,今年又恐坐看落片飞莓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傅良(1137年-1203年),字君举,号止斋,浙江温州瑞安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傅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师从郑伯熊、吕祖谦等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平生笨拙描述事物,出口总是让自己发笑。 长久以来想赞美梅花,却总是担心笔墨难尽它的高洁。 羡慕年轻人朝气蓬勃,他们每年都会寄来一卷诗稿。 语句非惊人不罢休,笔下力量犹如耗尽千松墨。 我用疲病的老马去追赶翱翔的鹰隼,鞭策不起反而责怪别人催促。 弃置诗篇,感叹梅花与我都已疲惫,遗憾不能挥斧去寻找梅树。 唉,如今孤山再无那人老去,水边竹外还有谁在低声徘徊? 我曾想要模仿禁体书艺,未料到白雪梅花如此璀璨如瑰宝。 在万物之后独自笑傲,拥有着岁末时光的惊讶和猜测。 那些自认为美好的事物,让万物都显得可笑可怜。 我把这心意写入诗句,十年过去了梅花依然在空地上开放。 你的诗却埋怨梅花迟来,让我内心炽热面颊泛红。 勉强跟随险峻的诗韵仍感不足,今年恐怕又要看着梅片飘落在莓苔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张孟阜: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2. 寻梅韵:寻找赞美梅花的韵律。 3. 自咍(hāi):自我嘲笑。 4. 恒恐:常常担心。 5. 颂:赞扬。 6. 累纸:大量纸张。 7. 敏:聪明。 8. 诗筒:古代用来传递诗稿的竹筒。 9. 不该:不应该。 10. 恨不:遗憾不能。 11. 纵斧:用斧头砍伐。 12. 条枚:枝条。 13. 孤山:指杭州西湖孤山上的梅花。 14. 低徊:徘徊。 15. 禁体:一种诗歌形式,要求诗歌中不得出现“花”字。 16. 雪月冰琼瑰:形容雪、月、冰的美丽景象。 17. 退藏:隐居。 18. 太息:叹气。 19. 秃立:光秃秃地站立。 20. 万汇:万物。 21. 模将:模仿。 22. 险韵:难度较大的韵脚。 23. 坐看:坐视。 24. 落片飞莓苔:指梅花的飘落。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陈傅良和张孟阜寻梅韵唱和之作。诗人开篇便坦陈自己对描绘事物的不擅长,但为了赞美梅花还是勇于尝试。作者在赞赏张孟阜年轻有才的同时,也表示出自己的忧虑:对诗歌语言的要求、对自己病体的担忧、对友人催促的不满等等。诗人借助于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身的一种高洁之志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南宋社会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及其背后的精神困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和张孟阜寻梅韵》是南宋诗人陈傅良所作。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深受理学影响,作品多具有强烈的哲理意味。 陈傅良的人生际遇曲折坎坷。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终于进士及第,步入仕途。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受到排挤,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信念,淡泊名利,以诗文抒发胸臆。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国家局势紧张。许多文人志士投身抗金事业,试图挽救国家的危亡。同时,理学也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成为士人推崇的学术思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陈傅良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