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同之福州户掾
我自三山失马余,君方千里问津初。
衣冠万室催科易,礼乐元戎节目疎。
谨勿向人征外事,只须著意访奇书。
一年正好榕阴密,丹荔黄蕉奉版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从三座山峰失去了我的马,而你则在千里之外开始探寻新的道路。
万人都催促我做官,礼仪和音乐作为统帅的目标则显得比较稀疏。
请尽量不要向外人打听外事,只需要用心去寻找奇特的书籍。
一年恰好榕树的树荫浓密,可以奉献出红色的荔枝和黄色的香蕉供你乘舆使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三山: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因为市区内有三座主要山峰而得名。
2. 失马余:指失去官职或职位的隐退。这里表示诗人自己的身份。
3. 君:指朱同,即本诗题目中的主人公。
4. 千里:比喻很远的距离,此处是形容福州离诗人的所在地较远。
5. 问津:询问路径,此处引申为开始担任职务。
6. 衣冠:代指官员、士大夫。
7. 万室:形容人口众多。
8. 催科:征收赋税的公事。
9. 礼乐:礼仪与音乐,此处借指规章制度。
10. 元戎:统帅军队的将领,此处以元戎代指地方长官。
11. 节目:关键之处,这里表示朱同在执行公务时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12. 外事:指社会上的事情,这里劝告朱同不要过分关注社会琐事。
13. 著意:专心致志地去做某事。
14. 奇书:罕见的书籍,这里表示值得一读的好书。
15. 榕阴:榕树的树荫,福建地区的特色景观。
16. 丹荔:红色的荔枝,福建特产之一。
17. 黄蕉:黄色的香蕉,可能指的是菠萝蜜,另一种热带水果。
18. 版舆:古代一种用木板制成的交通工具,这里泛指车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浓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表达了对朋友朱同即将前往福州担任户掾一职的惜别之情。诗中描绘了福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强调了当地衣冠礼乐的繁荣与美好。同时,诗人也提醒友人要关注地方政务,严谨处理公务,并勉励其注重学识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诗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朱同之福州户掾》是南宋诗人陈傅良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具体年份已无从考证。
在这个时期,陈傅良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曾担任礼部尚书等职。他提倡实用之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革除弊政,推行新法。然而,当时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士风颓靡,这使得陈傅良在政治上颇受压抑。
在这段时间里,陈傅良的友人朱同因调任福州户掾而离开,于是他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自己和友人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这首诗中,陈傅良借用了古代贤臣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心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