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

标题包含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
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林中夜半双台月, 闻师却到乡中去,为我殷勤谢酒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约880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唐朝晚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方干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而未被录取。此后,他放弃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别说离家的道路太远,思念家乡一步便已是天涯。林中深夜,一对月亮在树林上空亮起,就像有两台明亮的月光机器。听说师傅要回到故乡去,请代我向那些热情招待的酒家致谢。
去完善
释义
1. 东南:指诗人所在的方位,位于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2. 赊:距离远,这里形容离故乡很遥远。 3. 思归:思念家乡,想要回到家乡。 4. 天涯:天边的意思,这里形容很远的地方,表达诗人的离家之远。 5. 双台月:指双溪山上的两座赏月台,是桐庐的一处风景胜地。 6. 鉴上人:指僧人鉴某,即这首诗的收信人。 7. 殷勤:周到,热情,这里是请求别人帮忙的意思。 8. 酒家:酒店或酒馆,这里指家乡的故人或者乡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描绘思乡之情的诗。首句“莫道东南路不赊”,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家之路的感慨。尽管距离遥远,但思念家乡的心始终如一。接下来的“思归一步是天涯”则更加形象地传达了这种心情。 第二联“林中夜半双台月”,描述了夜晚山林的美景。月光如水,洒在林间的双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然而,这并不能掩盖诗人心中的乡愁。 第三联“闻师却到乡中去”,表达了对鉴上人的感激之情。诗人听到鉴上人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希望他能替自己向家乡的酒家表示谢意。这里的“酒家”并非仅仅指代卖酒的店家,更象征着诗人在远方的牵挂和寄托。 末句“为我殷勤谢酒家”,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热切地请求鉴上人代表自己向家乡的“酒家”表示感谢。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诚挚与深情,也传达了他对家乡和往事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懿宗时期(公元859-873年)。这首诗以描绘美丽的桐庐风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和鉴上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时,方干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一度放弃功名,回到家乡桐庐过着隐逸的生活。然而,他与世无争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在杭州结识了鉴上人,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鉴上人是当时佛教界的一位著名高僧,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深深吸引了方干。在鉴上人的鼓励下,方干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 唐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方干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以求避世免祸。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山水之间,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