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其一
晴岚扑扑染人衣,龢意溶溶接岸陲。 春事平铺都放着,不应祇认小桃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晴朗的山岚扑面而来,湿润的空气濡染着人们的衣裳,和谐的氛围渐渐弥漫到水边。春天里的美好事物在四处铺开,而不应只关注那桃花枝头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果山:古代中国江苏省的一处名胜,因山上有许多果树而得此名。 2. 春郊:春天的郊外。 3. 即事:就眼前的事物写诗。 4. 晴岚:晴天时山间的雾气。 5. 扑扑:形容形象生动鲜明。 6. 染人衣:指晴岚沾染在人的衣服上。 7. 和意:和谐的氛围。 8. 溶溶:指景象宽广辽远。 9. 岸陲:岸边。 10. 春事:春天的事情或景色。 11. 平铺:铺开,摆开。 12. 都放着:全部展现出来。 13. 不应:不应该。 14. 祇认:只认为。 15. 小桃枝:桃树的小枝条,此处借指春天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色,诗人用“晴岚扑扑染人衣”和“龢意溶溶接岸陲”描绘出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清新愉悦。接着,诗人在第二句中提出“春事平铺都放着”,意味着春天的美好不仅仅局限于那株小桃树,而是展现在整个春日的画卷之中。通过这样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景象,诗人传达出了珍惜春光、拥抱生活的积极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其一》是南宋著名文人吴泳所作。这首词作于公元1264年左右,正值南宋末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金人的入侵和朝廷的腐败无能,国家形势十分危急。然而,在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宁静与祥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泳以诗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吴泳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那个时代,文人的命运往往难以把握。虽然吴泳的生活还算安稳,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种情感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的来说,《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其一》是吴泳在那个特殊时期对家乡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表达。这首诗词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