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大玲珑小玲珑

标题包含
游大玲珑小玲珑
小玲珑,大玲珑,平林突起群玉峰。 霜铏剪取碧磈䃬,雷斧凿破青嵌崆。 自有此山生此石,鬼削天劖更无迹。 泗滨浮出瑞玉磬,周庙横陈古苍璧。 苍官俨冠剑,翠官披琅玕。 好风吹月来,光动九琳轩。 守庵道人形野倨,白领方袍草为屦。 颇奇二士入洞来,引向高亭最幽处。 他山岂无石,弄假不似真。 平泉马鹿迹何在,南墅甲乙名灰尘。 说真辩假无时了,山童隔竹敲茶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的玲珑,大的玲珑,平原上突现众多如玉的山峰。 如同用霜锻打的剪刀剪出了碧绿的小石头,像是被雷电劈开而露出的青色山洞。 这些石头自从这座山形成就存在了,仿佛是鬼斧神工雕刻而成,完全没有痕迹。 就像泗水之滨浮出的瑞玉制成的磬,周朝的宗庙中陈列的古老的苍色的玉璧。 绿色的官员穿着整齐的衣冠,像披着翠绿的丝带。 当和煦的风吹起月亮,光照亮了九琳轩。 庵里的道人身形虽然粗犷,但气质非凡。他的衣服整洁,鞋子则是用草编成的。 令人惊奇的是两个士人进入了山洞,他被引领到风景最美的地方。 其他山上也有石头,但却显得不够真实。 比如平泉的马鹿脚印在哪里?南边的别墅的甲乙级石头也沾染了尘埃。 真是真假假没有终结的时候,只有山间的童子在竹林里敲打茶臼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大玲珑、小玲珑:指两座石头形状奇特的小山峰。 2. 平林:平地上的树林。 3. 群玉峰:神话中的仙境。 4. 霜铏剪取碧磈䃬:“霜铏”指透明如玉的石料;“碧磈䃬”形容玉石的美丽。 5. 雷斧凿破青嵌崆:比喻石头的形态如同被神斧切割而成。 6. 泗滨浮出瑞玉磬:传说孔庙中有一块“泗滨浮石”制成的磬,声音悠扬。 7. 周庙横陈古苍璧:周庙里的青砖壁面显得古老而厚重。 8. 苍官俨冠剑:指松树像戴着冠帽和佩剑的官员一样威严。 9. 翠官披琅玕:指竹子披着绿宝石般的叶子。 10. 九琳轩:古代帝王宫殿中的一座华美的宫殿。 11. 守庵道人:指山中修行的道士。 12. 形野倨:形象粗犷、不拘小节。 13. 白领方袍草为屦:形容道人的穿着简朴。 14. 二士:指两个来访的游客。 15. 高亭:此处应指道观的高台。 16. 他山岂无石:此处意为其他地方的石头并非没有特点。 17. 弄假不似真:这句在表达作者对天然美景的热爱。 18. 平泉马鹿迹:借代古人游玩的地方。 19. 南墅甲乙名灰尘:指游客游览过的名石已变得陈旧。 20. 说真辩假无时了:暗示辩论自然景色的真伪永无止境。 21. 山童隔竹敲茶臼:描述山中童子正在劳作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游大玲珑小玲珑》这首诗词是通过对大玲珑、小玲珑两座山峰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人将两座山峰比喻为平林中的群玉峰,形象生动。同时,诗人也借用了“霜铏剪取碧磈䃬,雷斧凿破青嵌崆”这样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效果。 诗人在描绘这两座山峰时,强调了它们鬼削天劖般的奇特之处,同时又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赋予了它们神秘的色彩。此外,诗人还以泗滨浮出的瑞玉磬和周庙横陈的古苍璧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这两座山峰的奇特与珍贵。 在诗人眼中,这两座山峰犹如一位苍官(掌管山林的官员)和一位翠官(掌管草木的官员),它们在这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景色。而当清风吹过,月光洒落,这些景色更是如同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令人陶醉。 最后,诗人提到守庵道人和两位进入洞中的士人,他们的形象和举止,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比较其他山峰的石头的真伪,表达了对于真实与虚假的思考。而这一切,都在山童隔着竹林敲击茶臼的声音中,显得那么和谐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大玲珑小玲珑》这首古诗是南宋文学家、词人吴泳在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所创作。当时吴泳任职于地方官吏,闲暇之余游览了位于苏州的园林胜地——大玲珑小玲珑。 在那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统治秩序,经济逐渐繁荣,文化艺术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特别是士大夫阶层对江南园林文化尤为热衷,推动了这一时期古典园林艺术的蓬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吴泳从个人经历出发,深入了解了园林艺术和古典文学的美学意义。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玲珑小玲珑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他的心旷神怡之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向往恬静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