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三

标题包含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三
仕历四千石,官联六尚书。 耕无田二顷,居无宅一区。 余岂不念子,皇皇事田庐。 多藏损其志,厚殖益尔愚。 贫乃好消息,此言诚不迂。 子官视庾氏,俸廪颇有余。 疎花会结果,小水长通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担任了四十年郎官,先后当过六个尚书的属员。耕种的土地不够两顷,居住的房屋也只是一区。我怎么能忘记你,为了田产和房子的事情而操心。积累过多会消磨人的志向,过分富裕会让人愚昧。贫穷其实是好事,这话一点也不假。你的职位与庾氏一样,薪水足够丰富。稀疏的花儿也能结出果实,细水长流也可以汇成渠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2. 金陵:南京的古称。 3. 典斛: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粮仓的官员。 4. 四千石:古代的官员级别,这里指代担任高级官员。 5. 六尚书:指朝廷中的六个部门的最高长官。 6. 二顷:约等于现在的30亩,这里的“二顷”指的是耕种的土地面积。 7. 一区:这里指代住宅的面积。 8. 田庐:田地和住宅。 9. 多藏:指过多的财产。 10. 厚殖:指积累丰厚的财富。 11. 贫乃好消息:这里的意思是,贫穷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美德。 12. 余:指儿子长儿槃。 13. 皇皇:形容忙碌的样子。 14. 视庾氏:看做是庾氏那样的人。 15. 俸廪:指代官俸,即薪水。 16. 疏花:稀疏的花朵,这里用来比喻未来的成功。 17. 小水:小的水流,这里用来比喻逐渐成长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哲学的诗词。诗人借诗劝诫自己的儿子,表达了他的观点和期望。首先,诗人描述了官场的繁华与权力,但同时也指出,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他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只会损害一个人的品质,而适度的贫穷反而可以使人保持清醒和真实。 诗人以庾氏为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为官时,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和地位,而是关注实际的问题和民众的需求。同时,诗人相信,只要对待生活认真负责,即使现在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也终会得到好的回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三》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一首送别诗。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54年,当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国力衰微,而北方金国逐渐崛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吴泳的长子槃被任命为金陵典斛(一种官职),即将离乡赴任。 作为父亲,吴泳在送别时表达了对儿子的担忧和期望。他希望儿子能够在任期内廉洁奉公,为国为民做出贡献。同时,他也提醒儿子要珍惜这次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的仕途上有所作为。 这首诗反映了一个身处乱世的父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和对国家的忧虑。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不仅要面对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还要时刻担心战争的威胁。因此,吴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希望儿子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