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其一
楚台快谈风,梁园骋歌雪。
滥觞起九章,流波到七发。
雕空竟何事,如以纸帖月。
巽岩锦褧衣,雁湖木霏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楚台的畅谈如同轻风拂过,梁园的歌唱令人陶醉其中。
从诗经楚辞开始吟唱,流淌出的音符已经到达了历代才子们所创作的经典佳作。
这种工艺究竟是什么呢?就像用纸描绘出明月的景象。
细密精美的图案犹如锦衣,雁荡山的树木如同细小的雪花。
去完善
释义
1. 楚台:指楚地的楼台。
2. 梁园:古有梁园诗会,是文人墨客欢聚一堂的活动。
3. 滥觞:形容事物的起源。
4. 九章:古代长篇诗歌名篇之一。
5. 七发:汉代枚乘作,分为七个部分,描述了病重老人与好友的对话,属于汉赋的一种。
6. 雕空:描绘镂空的图案或文字。
7. 巽岩:可能是杭州的一处地名。
8. 锦褧衣:华丽的衣服。
9. 雁湖:可能是金华山的别称。
10. 木霏屑:形容树木的落叶。
去完善
赏析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其一》这首古诗是南宋文人吴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诗歌以楚台、梁园为背景,描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以及文采飞扬的盛况。同时,诗人借用了九章、七发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敬仰之情。接下来,诗人用“雕空”和“纸帖月”的形象比喻,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暗示了诗歌创作就像在纸上描绘出月的美好一样,需要用心去雕琢。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巽岩的美景,以及雁湖上的木霏屑,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 其一》是南宋诗人吴泳在公元1246年左右创作的诗歌。这个时期正是南宋理宗时期,宋金对峙、民族矛盾激化之时,内外局势较为紧张。
诗人在此期间经历了诸多人生波折。先是担任福建浦城县主簿,因抗直敢言被调任京官,不久又外放江西袁州教授,前后两次遭斥,流寓江湖间二十多年。他的人格与情操在这逆境中得到磨砺,对他后期的人生以及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吴泳生活在战乱纷争的南宋晚期,但他并未被时代洪流淹没,而是在这个时期努力奋发,忧国忧民。在诗中体现了他关怀民生疾苦,以及对国家危亡的忧虑之情,充分展现了其家国情怀和个人品质。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诗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历史大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勇气与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