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似矩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李似矩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
只今耆旧几晨星,又失三朝一老成。 许国忠规关社稷,绝尘奇表照簪缨。 秖应鼎里金丹就,无复廷中革履声。 才大故难供世用,空余拱木翳佳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守,字子固,号儋州,河南开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如今年长的故人已是寥若晨星,又失去了一位朝廷重臣。这位忠诚无私的大臣为国家考虑,他的言行如同拂去尘埃的奇特光芒照耀着世人。也许只有在炼丹炉中才能获得解救,而他在朝廷中的声音却再也无法听闻。如此才华横溢的人难以被世俗所容纳,只剩下一座被拱木荫蔽的墓园。
去完善
释义
《李似矩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是宋朝诗人张守创作的一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只今: 现在 2. 耆旧: 年高望重的人 3. 几晨星: 形容稀少,如晨星般寥若晨星 4. 三朝: 指宋代的三代皇帝,即太祖、太宗和真宗 5. 老成: 经验丰富的老练之人 6. 许国: 为国家尽心尽力 7. 忠规: 忠诚正直的规矩 8. 关社稷: 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 9. 绝尘: 远远超过众人,形容才学出众 10. 奇表: 奇特的相貌 11. 簪缨: 官员的头饰,借指官僚阶层 12. 秖应: 大概,或许 13. 鼎里金丹: 指炼丹,比喻长生不老的愿望 14. 无复: 不再 15. 廷中革履声: 指朝廷上的议论声音 16. 才大: 才能出众 17. 故难: 所以难以 18. 供世用: 为世人所用 19. 空余: 只剩下 20. 拱木: 坟墓 21. 翳佳城: 遮蔽了美好的城市,指墓地在繁华的城市附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逝去的官员的诗。诗中提到,如今朝中的老臣已经所剩无几,又失去了一位忠诚、有才干的人物。这位名叫李似矩的尚书,他的忠诚和智慧对国家有很大贡献,他的才能和品行使得他的形象更加光辉。然而,他已经离世,留给我们的只是那坟前的树木遮住了美好的城市。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官员的深深哀悼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似矩尚书挽词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张守在公元1056年左右所创作的。这一时期正值北宋中期,士人阶层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厚的信仰和推崇。而诗人张守本人便是在这段时间里科举入仕,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作为一位颇有名望的文人官员,张守在这首诗中以严谨的古典文辞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他认为友人的离世不仅是家庭的不幸,更是国家人才的损失。这表达了当时士人阶层的集体忧虑:人才匮乏将对国家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体现了当时士人对于儒家道德观念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这种理念在张守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不仅在诗文中抒发情感,更将其付诸实践,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