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客居闻雁有感

标题包含
客居闻雁有感
涎涎社燕尾,嗈嗈霜雁声。 两物巧相避,寸阴不得停。 我来燕未归,倐见雁南征。 客游何当还,节物凛可惊。 哀歌抚长铗,独夜羞短檠。 念营堂上巢,愧尔飞冥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守,字子固,号儋州,河南开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燕子悠闲地摆动着尾巴,结群飞翔;大雁在寒冷的夜晚齐鸣。这两种生物巧妙地相互回避,争分夺秒地生活。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燕子还没有回来,突然看到了向南迁徙的大雁。作为一个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让人感到吃惊。我唱起忧伤的歌曲,抚摸着长长的剑柄,独自度过这个夜晚,感到羞愧。想起那被遗弃的房屋,它们在我心中留下了阴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客居:在外地居住。 2. 闻雁:听到大雁的叫声。 3. 有感:因某事产生感慨。 4. 张守:宋代诗人,本诗作者。 5. 涎涎:指水流缓慢的样子。 6. 社燕:燕子的一种,喜欢在村落聚居。 7. 尾:尾巴。 8. 嗈嗈:形容鸟叫的声音。 9. 霜雁:秋天的雁群。 10. 两物:指燕子和雁群。 11. 巧相避:巧妙地相互避开。 12. 寸阴:短暂的时间。 13. 我来:我来到这里。 14. 燕未归:燕子还没有回来。 15. 倐见:突然看到。 16. 南征:向南飞行。 17. 何当还:何时能够回去。 18. 节物:季节的变化。 19. 凛可惊:让人感到寒冷。 20. 哀歌:悲伤的歌曲。 21. 抚:抚摸。 22. 长铗:长剑。 23. 独夜:独自度过夜晚。 24. 羞:害羞,不好意思。 25. 短檠:短小的灯台。 26. 念:思考。 27. 营堂:古代的官署。 28. 巢:鸟巢。 29. 愧尔:对你感到羞愧。 30. 飞冥冥:消失在远处。
去完善
赏析
《客居闻雁有感》是一首描绘作者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诗歌。首联描述了燕子与雁子两种候鸟的季节性迁移,巧妙地隐喻诗人自身漂泊在外的境遇。颔联则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以及生活的忙碌,使读者体会到诗人远离家乡的无奈与孤寂。接下来的颈联和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居闻雁有感》是南宋文学家、诗人张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当时,金国和蒙古崛起,中原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士大夫被迫离开故乡,客居异乡,张守便是其中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他目睹了战乱所带来的流离失所、家园破碎的惨状,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 在这首诗中,张守通过描述听到大雁南飞的叫声,引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中的百姓的同情。他认为战争是导致人们离散、家园沦丧的根本原因,希望国家能够早日安定,让百姓重返家园,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