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和

标题包含
再和
六花照老眼,令我喜欲颠。 顷刻万株玉,巧趁春风前。 伫立听风谣,诵言使君贤。 不事厨传饰,皇化忧不宣。 相见虽苍颜,妙语加韶妍。 小邦犹射鼠,安用弯黄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守,字子固,号儋州,河南开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六花的美丽照亮了我的双眼,让我欣喜若狂。 一瞬间就有成千上万的玉树,巧妙地迎合了春风的到来。 站立在那里聆听着风的歌唱,称赞你的才华横溢。 你不去追求厨房里的荣华富贵,那崇高的理想或许没有普及开来。 虽然我们相遇的时候你的头发已经花白,但你口中的言语依然充满着优美的旋律。 这个小地方还在玩捉老鼠的游戏,如何需要我们这些弯着背的人呢?
去完善
释义
1. 六花:指雪花。 2. 老眼:形容老年人的眼睛。 3. 颠:极度兴奋或快乐的状态。 4. 顷刻:极短的时间。 5. 万株玉:形容雪花像玉树一样美丽。 6. 风谣:民间流传的歌谣。 7.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8. 不事:不做某事。 9. 厨传饰:指装饰华丽的厨房和马厩。 10. 皇化:皇帝的教化。 11. 宣:宣扬。 12. 苍颜:白发苍苍的样子。 13. 韶妍:美好的姿态。 14. 小邦:小的国家或地区。 15. 射鼠:古代的一种游戏。 16. 安用:何用,何必。 17. 黄肩:弓箭手射箭时搭箭的手臂。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与友人相见的古诗。起句“六花照老眼,令我喜欲颠”中的“六花”指的是雪花,诗人以雪花的美丽,表达出自己喜悦的心情。接下来,“顷刻万株玉,巧趁春风前”描绘了雪景的美丽,仿佛顷刻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玉质的外衣,巧妙地借助了春风的吹拂。 紧接着,“伫立听风谣,诵言使君贤”一句,诗人通过聆听风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风雪的映衬,表达了友人的高尚品质。 在诗的后半部分,“不事厨传饰,皇化忧不宣”两句,诗人以友人不注重外部装饰,但拥有美好的品德,来形容他的高洁品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社会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政治的期盼。 最后,“相见虽苍颜,妙语加韶妍。小邦犹射鼠,安用弯黄肩”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场景,虽然他们的容颜已经衰老,但依然保持着美好的语言交流。诗人劝勉友人在这个小国中不要过分劳累,也不必为琐事而弯曲自己的肩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和》是宋代诗人张守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其人生际遇以及时代背景方面入手,来了解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 在宋代,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影响深远,文人往往通过科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张守也不例外,他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最终进士及第,进入仕途。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排挤,甚至一度被贬。这使得他在诗作中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宋对峙的时期,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这种现实使得文人骚客们纷纷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反映民间疾苦。张守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他的诗作中也表现出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综上所述,《再和》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诗人在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的双重压力下,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宋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