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光台
云山屹长空,烟水湛深渌。
筑台万象表,领略在吾目。
凝岚翠欲流,烟光炯堪掬。
尽洗缨上尘,长照杯中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山矗立在浩渺的天空中,烟雾中的水面呈现出深绿色。
修建的高台上可见万千景象,让我可以尽情欣赏。
山间的雾气仿佛要流淌下来,光线穿过,让人能掬起那氤氳的光亮。
洗净烦恼的尘埃,永远照耀着我杯中的美酒。
去完善
释义
1. 岚光台:地名,具体指代不详。
2. 张守:人名,生平事迹不详。
3. 云山:山名,这里可能是泛指高山。
4. 屹:耸立的样子。
5. 长空:辽阔的天空。
6. 烟水:雾气笼罩的水面。
7. 湛:清澈。
8. 深渌:形容水面颜色深邃。
9. 筑台:修建高台。
10.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11. 表:表面。
12. 领略:欣赏、体会。
13. 吾目:我的眼睛。
14. 凝岚:凝聚的雾气。
15. 翠欲流:形容绿色仿佛要流动起来。
16. 烟光:烟雾的光影。
17. 炯:明亮。
18. 掬:用手捧起。
19. 尽洗:洗净。
20. 缨上尘:帽子上的灰尘,比喻生活中的烦恼。
21. 长照:永远照耀。
22. 杯中醁:酒,这里指美酒。
去完善
赏析
《岚光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诗人以生花妙笔展现了云山的宏伟和水的深邃,同时表达了他对这种美景的由衷热爱与赞美。诗人通过构建一座观景台来观看和欣赏这些景色,使得观赏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诗中的“云山屹长空,烟水湛深渌”一句,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青山绿水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接下来的“筑台万象表,领略在吾目”则进一步告诉我们,诗人通过构筑高台以便更好地领略这壮观的自然景象,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欣赏。
在接下来的两句“凝岚翠欲流,烟光炯堪掬”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雾气缭绕的景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梦幻的氛围。最后两句“尽洗缨上尘,长照杯中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洗净心灵的尘埃,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总的来说,《岚光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感的诗歌,它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岚光台》是南宋诗人张守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失意时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正值朝廷腐败、战乱频繁的时期。当时的诗人张守,因政治上的不如意而辞官回乡。在故乡的日子里,他时常登高望远,抒发内心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张守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感到担忧和痛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同时,他也呼吁人们关注国家的安危,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