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饮

标题包含
野饮
斜日明官柳,飞红缀客衣。 隔林莺对语,掠水燕争飞。 野饮聊排闷,羁怀得解围。 言归归未可,今昨两俱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守,字子固,号儋州,河南开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夕阳下,柳树显得格外明亮,落下的花瓣装点着游客的衣裳。树林间的黄莺互相对话,燕子在水面掠过,争抢食物。在野外进餐可以排解忧愁,缓解旅人的忧虑。想回家却还不能回去,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和昨天大不相同了。
去完善
释义
《野饮》:这是一首描述野外饮酒以排解忧思的诗。 1. 斜日:即将落下的太阳,此处象征黄昏时刻。 2. 明官柳:明亮的柳树,明是形容词,表示明亮;官柳是指官方栽种的柳树,此处可能是指柳树下较为开阔的地方。 3. 飞红:飘落的桃花,这里用来形容落花。 4. 缀客衣:落在客人衣服上,缀是动词,表示附着或添加。 5. 隔林莺对语:树林里的黄莺相互交谈。 6. 掠水燕争飞:燕子在水面上飞行并互相争夺食物。 7. 野饮聊排闷:在野外饮酒以缓解心中的烦闷。 8. 羁怀:被束缚的心情,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忧虑和烦扰。 9. 得解围:得到排解和舒缓。 10. 言归归未可:虽然想要回乡,但现实条件并不允许。 11. 今昨两俱非:今天的状况与昨天的都不一样了,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一种无奈感。
去完善
赏析
《野饮》张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饮宴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斜日明官柳,飞红缀客衣”通过描写夕阳照耀下柳树的景象和飘落的花瓣点缀在客人衣服上的情景,展现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卷。颔联“隔林莺对语,掠水燕争飞”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和谐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颈联“野饮聊排闷,羁怀得解围”则表现了诗人借野外饮宴来排解心中的郁闷之情,使得被束缚的心情得以舒缓。尾联“言归归未可,今昨两俱非”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既想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又明白昨日已去,今日也已不再是从前。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寓情于景,通过对野外饮宴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守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左右。这一年,张守被任命为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任职。 在当时,南宋朝廷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金人入侵边境,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守积极提倡抗金救国,主张恢复中原。他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在《野饮》一诗中,张守通过描绘郊外野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借助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心中的感慨和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一位文人官员的责任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