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可惠官字韵诗次韵二首 其二
昔年留建业,授馆厕嘉宾。
忝窃慙高位,淹留有故人。
相逢青鬓在,谁信白头新。
晚岁良田熟,东阿岂漫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年代,我在建邺城居住时,常常款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尽管我地位尊崇,但并不因此感到荣耀,因为我还有许多故人在那里相聚。
我们的头发依然是青丝,谁能想到我们的白发已在不知不觉间增多呢?
到了晚年,我们的农田已成熟,而东阿的一切并非空话。
去完善
释义
这首诗的首联“昔年留建业,授馆厕嘉宾”是讲述过去在建业(今南京一带)逗留的日子,受朋友之邀暂住于此;颔联“忝窃慙高位,淹留有故人”表示自己虽有高贵的地位,但仍因故友而停留;颈联“相逢青鬓在,谁信白头新”则表示重逢时朋友们的头发仍是黑的,谁能相信他们已经变白了;尾联“晚岁良田熟,东阿岂漫云”则说晚年丰收的田地已经成熟,其中的生活乐趣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建业(今南京)为背景,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逢的喜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回忆昔日留建业时的情景,突出了作者的谦逊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诗人用“青鬓”和“白头”这一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出时光荏苒、青春不再的主题。结尾则借东阿之地的丰收景象,传达了晚年生活的充实与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承可惠官字韵诗次韵二首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守在公元1180年前后所创作的。此时正值南宋绍兴年间,朝政相对稳定,但在文人墨客之间仍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为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张守的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内心世界和家国情怀。面对时局的变化,张守一方面感叹时光的流逝,另一方面又担忧国家的命运。在诗中,他通过抒发个人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受到了当时文学界崇尚复古和创新思潮的影响。张守在诗中运用了诸多古代典故,以表达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他又巧妙地运用现代词汇和修辞手法,使诗歌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既充满矛盾又富有生机的时代,张守以卓越的诗才将个人的际遇、时代的氛围和文化的传承融为一体,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印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