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 其二
骚人洗砚试松烟,造化鑪锤贮笔端。
春破南枝入诗眼,句成祇许画中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大自然的美景尽在笔下。春天悄然来临,万物生机勃勃,而佳作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去完善
释义
骚人:文人雅士的泛称;
洗砚:古人研磨书画之习惯;
松烟:即松墨,古代研墨的主要材料;
造化炉锤:造化,大自然的神力;炉锤,陶冶锻造;
贮笔端:用墨作画之意;
春破南枝:春天来临,梅花开花之意;
诗眼:诗词中的精彩之处;
句成:诗句完成;
祇许:只允许;
画中看:只能在画中欣赏。
去完善
赏析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 其二》张守赏析:诗人以洗砚、松烟等意象描绘出墨梅花的姿态与气质,用“骚人”一词展现出文人雅士的风范。同时,通过“造化炉锤”的比喻,表达了墨梅花如天地造化般的美丽与灵气。春破南枝,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而句成祇许画中看则意味着诗人对于墨梅花的欣赏之情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只有通过画作才能更好地呈现其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 其二》是南宋诗人张守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57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面临着金朝的压迫和威胁。在这期间,张守担任尚书省左司郎中、翰林学士等职务,积极参与朝政,为国家的安危出谋划策。
在这个时期,国家局势紧张,民间疾苦重重,诗人张守深感责任重大。他通过与好友席大光的笔墨交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民生的关注。在《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 其二》这首诗中,张守通过对墨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身为士人应有的担当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