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建炎丞相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其一

标题包含
建炎丞相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其一
大老归周庆有源,中兴吾宋属云孙。 五龙夹日三辰正,一虎当溪百兽奔。 何事云山遽招隐,向来金鼎厌调元。 追锋早晚求黄髪,三径还荒靖节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守,字子固,号儋州,河南开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汉语中,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动荡和朝政腐败的背景下,渴望圣贤之士出现并力挽狂澜的故事。下面是我将其译为优雅的白话文: 曾经伟大的时代已渐行渐远,如今的中兴之世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五条蛟龙簇拥着太阳,三颗星辰在夜空中闪耀,一头猛虎守望着溪流,众多野兽纷纷避让。 为何白云缭绕的山林突然召唤隐者?原来是被金銮宝殿上的腐朽之气所厌恶。 为了寻找那些有道之人,不论是早上还是晚上,都在渴望他们引领国家迈向繁荣富强;而那些高洁之士却依旧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隐居于那片属于陶渊明的花园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大老归周:指周朝贤明的君主逝世之后,返璞归真。这里借指吕公的退居。 2. 中兴吾宋:指宋朝经历过动荡和战乱之后重新振兴的局面。 3. 云孙:后代子孙,这里是宋高宗对自己的谦称。 4. 五龙夹日三辰正:比喻皇帝执政得力,社会政治秩序良好。 5. 一虎当溪百兽奔:描绘吕公的地位高贵,声誉显赫。 6. 云山遽招隐:暗示吕公急流勇退、辞官归田的行为。 7. 金鼎:古代一种贵重的大鼎,象征权力和地位。 8. 调元:调整国家政治元气,治理国家大事。 9. 追锋早晚求黄髪:指宋高宗恳切希望吕公再度出山,共同为国效力。 10. 三径还荒靖节园:以陶渊明为楷模,暗喻吕公也要追求远离世俗纷扰的精神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吕忠穆公的赞誉,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丞相的敬仰之情。首联以“大老归周”比喻吕公的退隐,凸显其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颔联描绘出吕公的气概,犹如五龙夹日,威震群雄,表现出他在国家治理中的卓越贡献;颈联则表现出吕公的豁达与无私,尽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但他并不留恋权位,而是选择隐退;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吕公期望能够重出江湖,为国家发挥余热的愿望,同时也借此赞美了吕公的高尚品质和情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对吕公的敬佩和对国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建炎丞相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其一》是南宋诗人张守为赞颂吕忠穆公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年(约公元1127-1135年间)。此时正值金兵南侵,朝廷衰微,政局动荡的时期。 张守此时期的人生际遇丰富,曾任尚书省郎、起居舍人等官职。然而,由于时代风云变换,他一度被贬谪。这一阶段的张守在政治生涯上起起落落,承受了诸多挫折。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注。 在南宋初期,中原沦陷、南北分裂的大背景下,许多士大夫投身抗战事业,立志恢复中原。这其中的典型人物便是吕忠穆公,他担任丞相时积极抗金,力图恢复中原失地,后又以年迈之身退居故里,将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他的品德和精神成为人们推崇的典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