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岩起惠二诗 其一
频年分将阃,那敢厌粗官。
花著双眸暗,霜侵两鬓残。
四郊才罢警,七泽忽忧干。
未报君恩重,清高愧伯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近年来多次被任命为边境指挥官,怎敢讨厌这个粗略的职位呢?花的出现让我的眼睛暗淡下来,而霜冻却侵袭着我的双鬓,使之变得斑驳不堪。四周的郊外刚刚解除警报,七个湖泊又突然担忧干旱的问题。还没有报答君主厚重的恩情,我感到羞愧,因为我的清廉高洁只能与姜太公相比。
去完善
释义
1. 频年:多年。
2. 分将阃:指分担地方上的军政事务。
3. 那敢:岂敢。
4. 厌:满足。
5. 粗官:低级官员。
6. 四郊:城市周围地区。
7. 罢警:平息警报。
8. 七泽:泛指湖泊众多的地区。
9. 忽忧干:忽然担忧水源匮乏。
10. 未报君恩重:未能报答君主深厚的恩情。
11. 清高愧伯鸾:以自己清廉高尚的品行为荣,却愧对汉代的贤士梁鸿(字伯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辗转各地任职的感慨以及对时局的关注。首联写诗人虽然常年在外担任地方官员,但并不厌恶这个职位。颔联通过描绘鲜花和霜雪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无奈。颈联描述了四郊刚刚平息战乱,七泽却突然遭受旱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尾联则以未能报答君王的重恩和清高的情操来愧对伯鸾这一历史人物,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崇高的品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王岩起惠二诗 其一》是宋代诗人张守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在这段时间里,张守经历了从地方官吏到中央官员的转变,他曾因直言敢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同时也因为直言而被贬谪。
当时,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党争激烈,外患不断。金人日益强大,对北宋形成巨大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张守在诗歌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他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山河壮丽的景色,以此寄托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希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