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岩起乐斋
静者悦山林,夸者慕钟鼎。
人生各有适,所乐滞一境。
王郎超世姿,名教得深省。
穷通付风雨,一笑万累屏。
闲居秖蔬水,开卷味自永。
从事虽贤劳,游刃失綮肯。
此心故休休,阅世徒耿耿。
开轩理松菊,留客办果茗。
得趣地自偏,无尘句尤警。
他年观出处,廊庙即箕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平静之人喜好山间的宁静,浮夸之人则向往繁华的都市。每个人各有其适合的境地,快乐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王郎有着超凡的气质,对道德教育有深刻的理解。人生的起起落落终究要交给风雨,一笑置之,所有的忧虑都可以抛诸脑后。闲暇时只需清水蔬菜相伴,读书就能使内心永远充实。尽管工作辛苦劳累,但也要保持敏捷的手法和清晰的思路。心态平和安宁,经历过世事沧桑仍然执着。打开窗子照顾松树菊花,款待客人准备水果茗茶。寻找乐趣会让地方显得更偏,摆脱世俗的句子更令人警惕。将来回看过去的生活历程,在朝堂之上也会有像幽静山谷一样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题王岩起乐斋》张守
注释:
1. 静者悦山林:此处指安静的人喜欢山林的宁静。
2. 夸者慕钟鼎:这里指的是炫耀自己的人向往功名利禄。
3. 穷通付风雨:表示人生的贫富贵贱都交给命运的风雨。
4. 游刃失綮肯:意指游刃有余地处理事务,做事得心应手。
5. 廊庙即箕颍:廊庙比喻朝廷,箕颍则是古人隐逸的地方,这里是说在朝廷做官就像是隐居于深山之中。
去完善
赏析
《题王岩起乐斋》这首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王岩起这位朋友的人生态度的赞赏。诗句首先描述了人们各自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山林隐逸和世俗功名,而王岩起则表现出超脱世俗的姿态,不受名利拘束。他以山水的清静来愉悦自己,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诗人认为这种境界是值得学习的,并从他的生活中感受到乐趣。同时,诗人也指出,虽然王岩起现在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他有朝一日可能会成为国家栋梁。整首诗展现了一个胸怀宽广、清心寡欲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王岩起乐斋》是宋代诗人张守在公元1157年左右创作的。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王岩起的乐斋为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的热爱。
张守,字子固,号邛州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晚年时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诗歌,表达了他的理想和情怀。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在诗中,作者以“乐斋”为主题,描绘了王岩起闲适的生活和优雅的音乐品味。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歌也体现了张守本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他以闲适、宁静的生活为美,追求心灵的和谐与宁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