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戏题四老堂十首 其八

标题包含
戏题四老堂十首 其八
多病经时不著冠,岸巾长对倦云闲。 年来衰谢交游绝,靖节柴门不用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守,字子固,号儋州,河南开封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靖康之难后,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身患多种疾病的时候长时间不戴帽子,就任头发披散下来,看着疲倦的云朵在远方慢慢飘动。这一年中身体越来越差,以至于没有朋友交往,如同陶渊明般,与世隔绝,孤独却自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戏题四老堂十首 其八:这是诗人张守创作的十首关于四老堂的诗的第八首。 2. 张守:南宋诗人,字子固,一字全真,号东窗居士。 3. 多病经时不著冠:因长期患病,无法戴冠。这里的“冠”指的是古代男子头上的一种装饰物,用来表示身份地位。 4. 岸巾:将头巾挂在颈上,是一种不拘小节的形象。 5. 靖节柴门:指陶渊明的生活环境和性格。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柴门指简陋的居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世俗隔绝的生活状态。诗人以“多病经时不著冠”起笔,暗示自己已经厌倦了红尘俗世的纷扰,选择归隐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接下来的“岸巾长对倦云闲”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情境:岸巾,意指露出头巾,象征无拘无束;倦云,则暗示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心境悠然自得。 紧接着的“年来衰谢交游绝”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的决心。“靖节柴门不用关”则是点睛之笔,将陶渊明这个隐逸诗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寓意着诗人追求像陶渊明那样简单纯粹的生活,不必紧闭柴门,即可做到与世无争。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以及向往宁静生活的愿景,文字意境优美,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题四老堂十首 其八》为南宋著名诗人张守所创作的组诗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左右,此时诗人已经步入晚年。在这段时间里,张守经历了由进士及第、官至尚书省左司郎中等显要职位,到因政见不合被贬离朝堂的人世沧桑。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与金朝对峙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北方金朝不断侵扰南宋边疆,使得百姓疾苦,民生困苦。而朝廷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先后发生了韩侂胄和史弥远等人的专权现象,使得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守借诗抒怀,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同时,他还在作品中表现出了自己与世无争的洒脱个性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位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