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日操 其一
煜煜夕日,逝何忽兮。
有辉而星,尔留曷其。
我视而冥,我适不行。
我尽日乃倾,独何求于尔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照耀,时光匆匆。
星星闪烁,留下光辉。
我看向远方,心中迷茫。
我不愿前行,只想停留。
我在无尽的日夜中找寻,为何如此渴求你的星光。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煜煜:明亮的样子。
2. 何忽:多么迅速地。
3. 有辉而星:有些光辉的星星。
4. 尔留曷其:你们要停留到什么时候呢?
5. 我视而冥:我看不清周围的事物。
6. 我适不行:我努力前行。
7. 日乃倾:太阳即将落下。
8. 独何求于尔星:为何要独自追求那些星星的光芒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夕日为隐喻,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执着追求。诗中的“煜煜夕日”描绘了夕阳的光辉,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提出了疑问:为何夕阳消逝得如此突然?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接下来,诗人将夕阳与星辰相比,表达了它们在时间上的差异:夕阳虽然短暂,却留下了光辉;星辰则长存夜空,永不止息。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尽管生命有限,但每个人都应该在短暂的人生中尽情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尽管面对黑暗,他仍然勇往直前,不愿停下脚步。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既有对生命的思考,又有对人生的坚定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夕日操》是宋朝著名诗人王令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共有六首。本诗为其中之一。这组诗歌创作于公元1050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王令(1032-1059),字逢源,自号广陵居士,北宋时期诗人。他的生平和经历较为坎坷。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贫而无法取得功名。在好友梅尧臣的推荐下,得以进入太学深造。然而,由于身体虚弱,他未能完成学业,后来回到家乡教书为生。在他的短暂一生中,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北宋,虽然表面上政治稳定,但实际上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一方面,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另一方面,官僚腐败、科举制度弊端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使得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如何改革现状。王令的诗歌作品正是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