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其五
蜂蝶谩寻花后叶,功名犹寄鼎中羹。
开樽好席瑶林下,香堕金巵得素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蜜蜂蝴蝶随意寻找花后的叶子,功名利禄如同锅中的汤羹。
打开酒杯在美丽的树林下设宴,花香飘落在金色的酒杯里得到了纯洁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梅花 其五》注释如下:
1. 黄裳:南宋诗人。
2. 蜂蝶谩寻花后叶:这句意为蜜蜂和蝴蝶在花谢之后继续寻找花朵。"谩"为“漫”的通假字,表示无目的、随意。"叶"指的是花凋谢后的叶子。
3. 功名犹寄鼎中羹:这句将功名比作鼎中之羹,寓意功名如同佳肴需要慢慢烹饪。"犹"表示类似于的意思。"鼎中羹"指用鼎烹煮的美食。
4. 开樽好席瑶林下:这句描述了在美丽的树林下举行宴会。"樽"指的是酒器。"好席"指举办宴席。"瑶林"形容美丽如仙境的树林。
5. 香堕金巵得素琼:这句意为在金杯中获得美好的感觉。"香堕金巵"指的是美酒的香气飘落在金色的酒杯中。"素琼"通常用来比喻纯美的感觉或事物,这里可能代指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梅花 其五》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高雅品质。诗人以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飞舞寻找花朵作比喻,暗示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功名犹寄鼎中羹”则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冷静态度,认为功名如同鼎中之羹,虽然诱人,但也虚幻无常。
“开樽好席瑶林下,香堕金巵得素琼”是这首诗的核心部分,诗人通过描述在瑶林之下设宴款待宾朋的情景,表现了梅花的香气弥漫在空中,就像纯洁无瑕的美酒一样令人陶醉。这两句诗既赞美了梅花的香气,又隐喻了人们在瑶林仙境般的美景中的欢愉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 其五》是南宋诗人黄裳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转折期,战争频发,民生疾苦。
黄裳(1044年-1130年),字冕仲,号云庄,福建崇安人。他历任吏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职,后来因不满权臣秦桧专权,辞官回乡,隐居以终。黄裳为人正直,才学出众,深得时人敬重。在南宋初期,他与陆游、杨万里等诗人交往甚密,共同关注国家命运,关心百姓疾苦,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花 其五》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傲雪凌霜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寓意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品性尤为难能可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