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病后涉园

标题包含
病后涉园
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 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 览镜但存心慷慨,杖笻犹觉步竛竮。 如何每事难精进,日废华严千字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身体还未康复,内心的情感被外物触动如同满天繁星。地处低洼湿润导致梅花显得消瘦,冬天还未降霜让山上的柿子依然翠绿。照镜子时只感受到心中的慷慨激昂,拄着拐杖仍觉得步履不稳。为什么每次想做好事情却总是难以取得进步,每天荒废了诵读《华严经》上千字的时间。
去完善
释义
1. 涉园:闲游园林。 2. 体未平:身体尚未完全康复。 3. 幽怀:深远的感慨。 4. 感物:触景生情。 5. 强星星:勉强看到星光。这里指勉强感受到一点愉悦之情。 6. 地卑:地势较低的地方。 7. 积润:积聚的湿气。 8. 野梅瘦:野外的梅花因积水而显得消瘦。 9. 岁晚:年底的时候。 10. 无霜:没有霜降的季节。 11. 山柿青:山间的柿子树绿意盎然。 12. 览镜:照镜子。 13. 慷慨:指心境激动不已。 14. 杖笻:手持拐杖。 15. 竛竮:摇晃不定,行走不稳的样子。 16. 如何:为什么。 17. 日废:每天都在荒废。 18. 华严千字经:即《华严经》,佛教经典之一。此处是作者自嘲每天忙于杂事而无法专心研读佛教经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病后涉园”,诗人因病未能亲近自然,却以婉转的笔触表达了在病中对自然的关注和感慨。首联即点明主题:“百病相寻体未平,幽怀感物强星星。”这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在病榻上心情抑郁,但是仍然强打精神去关注身边的景物。颔联和颈联分别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地卑积润野梅瘦,岁晚无霜山柿青。”病中的诗人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梅树因积水而消瘦,山柿却颜色依旧,这也许是秋天的特殊之处。作者通过对梅树的描绘,表现了其对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赞扬,同时又通过描写山柿的绿色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 尾联则表达了作者的自我期许和对信仰的追求:“如何每事难精进,日废华严千字经。”这里体现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克服病痛,修身养性,每天都坚持读诵千字的华严经。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仍在寻求突破与成长。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病中情绪的诗歌,同时也是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郑刚中以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美景相融合,创造出一幅生动且深远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后涉园》是南宋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病愈后漫步园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郑刚中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段历史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他曾在朝为官,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至江西,晚年又因病返乡。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郑刚中因病在家修养,病愈后到园中散步,看到了春天的美景,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园林文化非常兴盛。诗人通过描写病后涉园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