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二十一首 其十

标题包含
偈颂二十一首 其十
七佛引其前,维摩接其后。一盲引众盲,至今不唧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七位佛陀引导着他们前行,维摩诘紧随其后。一个盲人引领着一群盲人,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摆脱困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七佛:即过去庄严劫中的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与现在贤劫中的释迦牟尼佛,共七尊佛陀。 2. 维摩:指维摩诘居士,是佛教中的一位在家修行者,以其辩才无碍著称,曾阐述大乘教义。 3. 盲:此处指缺乏智慧的人。 4. 唧𠺕:形容说话时吐字的语音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一种哲理:个人悟性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以"七佛"(佛教中的过去七位佛)与"维摩"(一位领悟了佛教真理的居士)为例,强调了引导人们走向觉悟的重要性。然而,当这种引导出现问题时,就像“一盲引众盲”,盲目地跟随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如人意。 “至今不唧𠺕”则是对这种情况的讽刺:那些盲目跟从的人到头来还是无法理解真正的道理,像是被束缚住了嘴巴,不能正常发声一般。整首诗借助于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传达了禅宗主张的个体修行和领悟的重要性的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二十一首 其十》是宋朝僧人释普宁创作的一首禅宗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50年前后,正值北宋中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普宁已经是一位在禅宗领域颇有造诣的僧人。他曾在多个寺庙修行,积累了丰富的禅修经验。这一时期,禅宗在中国佛教界地位显赫,僧人们以禅宗的思想为指导,寻求顿悟之道。释普宁在这种氛围中深受影响,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北宋时期的中国社会,儒家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佛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然而,禅宗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形式,以其简练、直接的特点,吸引着不少士人阶层和普通百姓。释普宁作为禅宗诗人,他的诗篇在当时或许成为了许多人精神寄托的载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