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樗寮字阿弥陀经书偈送最明寺殿

标题包含
樗寮字阿弥陀经书偈送最明寺殿
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 亲付最明殿,祝寿如沧海。 但愿得此经,当下明此心。 的知胡达磨,元不在少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有大量经典书籍,数量堪比三千世界。 亲自传授给智慧殿堂,愿它像大海一样永恒。 只希望我能领悟这些经文,立刻明了我的心境。 完全理解那胡达磨,原来他并不在少林寺。
去完善
释义
1. 樗寮:指禅师普明的法号。 2. 阿弥陀:即阿弥陀佛,佛教的佛祖之一。 3. 最明寺殿:寺庙名称。 4. 大经卷:指佛教经典著作。 5. 三千界:佛教术语,指世界的广大无垠。 6. 亲付:亲自传授。 7. 祝寿:祝福长寿。 8. 当下:立即。 9. 的知:明白知道。 10. 胡达磨:指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11. 元不:原本不是。 12. 少林: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禅宗祖庭。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樗寮字阿弥陀经书偈送最明寺殿》中,释普宁以奇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佛经的深刻领悟和对禅宗的理解。“我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开篇便展现出一幅宏大壮阔的画面,仿佛经文如同一部宏伟的巨著,包容着宇宙间的一切奥秘。接下来的“亲付最明殿,祝寿如沧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部经典的伟大价值,以及其对众生的无尽祝福。在随后的诗句中,作者又以“的知胡达磨,元不在少林”收尾,突显出禅宗的精神实质——强调顿悟与内心修行,而并非外在的形式主义。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充分展示了作者在禅宗教义上的深厚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樗寮字阿弥陀经书偈送最明寺殿》,由释普宁所作。释普宁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其作品以宗教信仰为主题,表达了他对佛家的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于金、南宋对立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知识分子和文人墨客都在寻找精神的寄托,佛教成为了他们心灵的庇护所。在这种背景下,释普宁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的宗教信仰和对佛法的领悟。 在释普宁的一生中,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文人士大夫和社会各界人士。他在寺庙中修行,致力于弘扬佛法。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他通过书写“阿弥陀经书偈”,表达了对阿弥陀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他对众生解脱痛苦的期许。 综上,《樗寮字阿弥陀经书偈送最明寺殿》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释普宁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结识了各阶层的朋友。他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他的宗教信仰和对众生的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