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堂木芙蓉
红葩翠竹与齐肩,为问霜枝已几年。
一色碧天红烂熳,卧看疑在鉴湖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火红的鲜花翠绿的竹林长得一样高,试问这霜冻过的树枝已经过了几个冬天。
这一片美丽的景色如同碧蓝的天空一样绚烂多彩,卧着观赏这美景,仿佛置身在鉴湖的船上。
去完善
释义
1. 红葩:指花朵。葩是花的意思。
2. 翠竹:绿色的竹子。
3. 齐肩:与肩膀齐平的高度。
4. 为问:请问。
5. 霜枝:被霜打过的树枝。
6. 碧天:青翠的天空。
7. 烂熳:鲜艳繁盛的样子。
8. 卧看:躺着观看。
9. 鉴湖:位于浙江绍兴的古湖泊,后因淤积成陆,现仅剩少许水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木芙蓉的诗歌。首先,诗中“红葩翠竹与齐肩”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木芙蓉的花簇与翠竹比肩的景象,表现出了木芙蓉花团锦簇、枝叶繁茂的特点。其次,诗人以“为问霜枝已几年”的疑问表达了对木芙蓉顽强生长的赞美,突显了植物生命力的强大。此外,“一色碧天红烂熳”写的是木芙蓉盛开时的美景,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红绿相映、生机盎然的氛围。最后,“卧看疑在鉴湖舡”则通过比喻将观赏者的心情融入到景色之中,使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立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后堂木芙蓉》是南宋时期陈宓所作的一首描绘木芙蓉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2年,正值南宋初年。
在这一年里,陈宓的个人经历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他经历了父亲去世的悲痛,同时也因为个人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任命为福建莆田县的主簿。这是一个从政的开始,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段时间里,他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
与此同时,南宋初年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靖康之耻后,南宋政权在南渡的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经济和文化,努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以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陈宓正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的诗歌作品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宓创作了《后堂木芙蓉》一诗。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芙蓉花的美丽姿态,赞美了木芙蓉花的坚韧品质和乐观精神。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和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和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