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卢北山
西成课罢赴群居,中路谁家倦憇予。
恰见主人方早起,簷前观我所为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西成:秋收结束。
2. 课:赋税。
3. 赴群居:指去朋友家拜访。
4. 中路:半路上。
5. 谁家:哪一户人家。
6. 倦憇予:休息一下。
7. 主人:这里指的是朋友的家人。
8. 方:刚刚。
9. 早起:一大早起来。
10. 簷前:屋檐下。
11. 观我所为书:观看我在写的内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陈藻所写的《过卢北山》为题,描述了他在完成秋收任务后的旅途中,偶然路过卢北山时的一段见闻。首句“西成课罢赴群居”点明了时间背景,即秋收之后的繁忙景象。诗人表达了在繁忙的农务之余,还需要参加群体活动,这也反映出当时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艰辛与忙碌。
第二句“中路谁家倦憇予”中,“憩予”指的是休息的地方,这里指诗人在旅途中经过的一处农家,他在此处稍作休息。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完成紧张劳作后的片刻放松与宁静,同时也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
接下来两句“恰见主人方早起,簷前观我所为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作者在休息的时候,恰好看到主人在屋檐下早早起床,看着作者在此写字。这一场景展示了农家生活的朴实无华和勤劳持家,同时也有对乡村景色的赞美之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卢北山》是宋代诗人陈藻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1279年间的宋王朝时期,正值宋朝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因此文人墨客们得以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游历山水、抒发胸臆。陈藻作为当时的一位文人,曾游历四方,探访名胜古迹。在游览过程中,他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感慨的诗篇,如这首《过卢北山》。
陈藻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卢北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