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洛神赋
格日景之轶绎,荡回风之濙远。
縡漴然而变匿,意纷讹而鳞衡。
望便娟以熠耀,粲黝绮于琉陈。
横上下而仄隐,寔澹流之感纯。
配清姓之所处,俾上客其逶轮。
水集集而高衍,舟冥冥以伏深。
虽藻纨之可思,竟隆杰而飞文。
骋孝绰之早辩,服阳夏之妍声。
于是徵合神契,典泽婉引。
揽愉乐之韬映,撷凝贝而难捐。
四寂漻以不返,惟玄旨之系搴。
听坠危之落叶,既萍浮而无涯。
临汜藏之萌濭,多漎裔于肆掩。
况乎浩觞之猗摩,初无伤于吾道。
羊吾之吟咏,更奚病其曼连。
善憀慄之近心,吹寒帷之过降。
乃瞻星汉,溯河梁。
云馺嵃而不敷,波窲杂以并烺。
凄思内旷,槭理妙观。
消矆崒于戾疾,承辉嫭之微芳。
伊苍傃之莫记,惟隽朗之忽忘。
惊淑美之轻堕,怅肃川之混茫。
因四顾之速援,始嫚嫚之近旁。
何熿耀之绝殊,更妙鄢之去俗。
匪榆曳之嬛柔,具灵矫之烂眇。
水气酷而上芳,严威沆以窈窕。
尚结风之栖冶,刻丹楹之纤笑。
纵鸿削而难加,纷琬琰其无睹。
凫雁感而上腾,潾灦回而争就。
方的砾而齐弛,遵襳瞹以私纵。
尔乃色愉神授,和体饰芬。
启奋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
群妩媚而悉举,无幽丽而勿臻。
椩乎缈兮,斯因不得而夷者也。
至其浑摅自然之涂,恋怀俯仰之内。
景容与以不息,质寄焕以相依。
庶纷郁之可登,建艳蔤之非易。
愧翠羽之炫宣,乏琅玕而迭委。
即瀖妙之相进,亦速流之诡词。
欲乘时以极泓,聿鼓琴面意垂。
播江皋之灵润,何瑰异之可欺。
协玄响于湘娥,匹匏瓜于织女。
斯盘桓以丧忧,雕疏而取志。
微扬蛾之为愆,案长眉之瞴色。
非彷佛者之所尽,岂漠通者之可测。
自鲜缭绕之才,足以穷此烂漾之熊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格日景的轶事,回荡在遥远的风中。突然消失,思绪纷纷错乱。看到美丽的事物闪闪发光,它们汇聚在漆黑之中。无处不在又难以捉摸,实际是一种淡泊的情感。配上清亮的姓名,让宾客们从容不迫。水流聚集在高处,船只在深深的黑暗中潜行。尽管有丰富的想象,但最终是简单的文字。展示出孝顺且明辨的才能,表现出阳光和良好的声音。于是搜集所有的想法,诠释着深远的道理。追求愉悦和快乐,收藏美好的事物无法割舍。四方寂静而无法返回,只有黑暗的中心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在无尽的荒野中,叶子漂浮在水面无边无际。面临着隐藏的烦恼,有很多琐碎的事情。更何况饮酒作乐的快乐,并不违背我们的道路。虽然羊的歌声有点麻烦,但也没有什么伤害。有时令人感到安慰,吹过寒冷的风。于是仰望星辰,回顾河流。高山无法触及,波浪交错在光线下。内心悲伤却充满意义,清晰的看法掌握真理。消除灾难,承受光芒。过去的回忆难以记住,只有聪明和智慧突然忘记。惊讶美丽的轻易离去,惆怅孤独的海洋广阔无垠。因此四处张望寻求支援,才慢慢靠近旁边。为什么光明如此不同寻常,更迷人的风景已经远离世俗。不只是榆树温柔地摇曳,具有灵气且精彩出众。水上空气冰冷而芬芳,威严深厚而又深不可测。期待风的平息,雕刻红色的柱子上的笑容。即使锋利也无法增加价值,丰富如玉无可挑剔。野鸭和雁子感受到了而向上飞翔,鱼在水中游动竞争食物。走在砾石之上整齐前行,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放慢速度。你们的脸色愉快精神焕发,和谐的身体装饰着花朵。开始勇敢地行动,确实展现出优美的姿态。所有的美好都已经被实现,没有哪个角落没有被发现。

去完善
释义
1. 格日景:此处化用李白《庐山谣》中的"青天散白云",描绘辽阔的天空,此景色类似于今日的郑州-洛阳一带。
2. 轶绎:踪迹难寻的意思,意味着柳如是的生平就像风中飘落的花瓣一样难以追寻。
3. 濙远:指风的去向,指远方。
4. 縡漴然:形容柳如是突然消失,“縡”同“无”。
5. 便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6. 熠耀:光彩照人的模样。
7. 粲黝绮于琉陈:描绘女子身着黑衣在灯下明艳动人的场景。
8. 横上下而仄隐:指她有时出现在人群之中,时而隐匿在人海之中,如同无法触及的风一般。
9. 配清姓之所处,俾上客其逶轮:描述她像神仙般美丽动人,但生活却异常清苦。
10. 水集集而高衍:河水流动的声音与光线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到宁静。
11. 骋孝绰之早辩,服阳夏之妍声:赞美柳如是的才华横溢,如同汉朝才子曹子建、宋玉。
12. 玄旨之系搴:寓意她被世人遗忘,只能在梦境中寻找自己的归宿。
13. 肆掩:卖鱼的小摊子。
14. 浩觞之猗摩:描述她的诗词如同美酒一样令人陶醉。
15. 羊吾之吟咏:化用李白的诗《将进酒》,表示她对酒的热爱。
16. 云馺嵃而不敷,波窲杂以并烺:形容云层密集,波浪汹涌。
17. 凄思内旷,槭理妙观:形容她内心的忧愁被外界的自然景象所吸引,暂时忘记内心的痛苦。
18. 榆树:原指汉朝皇帝刘彻的爱妃赵合德,这里借喻柳如是。
19. 鸿削:比喻美丽的风姿。
20. 群妩媚而悉举,无幽丽而勿臻:称赞柳如是的诗词风格多样,才情横溢。
21. ∴乎其缈兮,斯因不得而夷者:暗示她的离世使世间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22. 浑摅自然之涂,恋怀俯仰之内:赞美她诗歌的独特韵味,以及她在人世间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赏析
《男洛神赋》是清代女诗人柳如是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才子之一。这篇诗赋借用了传统洛神赋的题材,将男洛神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男子的风华、神韵与风采,展现了男子之美并非局限于刚毅粗犷,同样可以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诗中先以“格日景之轶绎,荡回风之濙远”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描绘做了铺垫。随后通过“望便娟以熠耀,粲黝绮于琉陈”展现出男洛神的形象,他仿佛如璀璨的明星般闪耀,又如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黑色外衣,令人惊叹不已。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通过对男洛神的赞美,传达出对男性美的独特理解。她认为男性的美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包含着各种不同的韵味和风貌。这种观点在当时可谓大胆新颖,为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视角。
总体来说,《男洛神赋》是一篇充满才情和智慧的佳作,不仅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展现出了诗人非凡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男洛神赋》为明朝末年著名诗人、书法家柳如是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正值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之际,柳如是身处乱世,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文学,文人墨客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形成了独特的“清议派”诗歌风格。
柳如是因家庭变故,自幼生活坎坷,尝尽世间冷暖,但志气不衰。后来成为江南名妓,在文人墨客中游历,结识了许多才子佳人。她不仅诗才横溢,书法亦颇有造诣,赢得了许多赞誉。然而身处动荡时局,柳如是并没有沉溺于纸醉金迷的世俗生活,始终关心国家大事,用笔墨描绘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
《男洛神赋》便是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在这首诗中,柳如是借古讽今,以洛神喻指才情出众的男子,表达了她对才子佳人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风气的变迁以及文人士大夫们的忧虑和反思,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