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庙
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
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晨谈论云梦晚上就前往南方巡视,为了功名利禄已经很少后退。尽管掌握了军事权力仍然无法获得满足,又将心中的计划托付给谁呢?

去完善
释义
《韩信庙》:韩信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本诗表达了对他一生功业的评价和对他悲剧命运的同情。
朝言云梦暮南巡:以刘邦的“朝言云梦”与项羽的“暮南巡”对比,表现出韩信的识时务与两者争天下的匆忙。云梦,楚地,这里指代楚国。
已为功名少退身:为了建立自己的功名,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始终致力于争斗,却未能在关键时刻明智地退身自保。
尽握兵权犹不得:尽管韩信掌握了极大的兵权,但他并未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仍然无法避免最终的悲剧结局。
更将心计托何人:韩信在最后阶段想寻求有智慧的谋士帮助自己,但他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句话反映了韩信在人生最后阶段的无奈和绝望。

去完善
赏析
《韩信庙》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通过对韩信悲剧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
首句“朝言云梦暮南巡”中的“云梦”指的是韩信曾向汉高祖刘邦建议在南郑、成皋之间筑城,以防备楚军袭击,但未被采纳。“南巡”则指刘邦不听韩信之言,最终在南巡时被项羽击败。次句“已为功名少退身”意为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选择急流勇退,反而因为贪恋权力而招致祸患。
第三句“尽握兵权犹不得”暗示了韩信虽然手握重兵,但最终仍然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连性命都难以保全。末句“更将心计托何人”则表达了对韩信在困境中无人可以依靠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惋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韩信庙》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绘了韩信的一生,以及他最终的悲剧命运。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对韩信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同时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公元859年左右,许浑生活在晚唐时期,此时唐朝的国势已经逐渐衰微,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浑对韩信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他认为韩信虽然才华横溢,但在那个时代,他的才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因为权力的斗争而被陷害致死。
许浑通过对韩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失望和不满。他希望人们能够从韩信的悲剧中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同时,他也对那些陷害忠良的人表示了谴责,希望人们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