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
庄生十九言,妙处如筏喻。
我欲问公居,公心无所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庄生只用短短的19个字,却巧妙地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在以竹筏比喻人生的真谛。我想问您居住在何处,但我的心无法找到答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庄生:指庄子。庄周字子休,战国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处以“庄生”代指庄子。
2. 十九言:此处应指《庄子·养生主》篇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此句话共十九字,是作者想表达的出处。
3. 妙处如筏喻:这里的“筏喻”指的是《庄子·大宗师》中“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这段话的寓意。在此语境下,“妙处如筏喻”是形容庄子哲学的深奥及妙不可言。
4. 寓斋:地名或居所名,可能是作者的居住之地。
5. 公居:这里指的是庄子居住的地方,可能隐含着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与认可。
6. 公心无所住:表示庄子心无所住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寓斋》是南宋诗人史尧弼的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全诗以庄子的一句“十九言”为引,将意境推向一个玄妙的境地。接下来作者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他的住所,寓意着隐士的恬淡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境界。在作者的想象中,心灵的无住,便是最高的人生境界。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情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富有浓厚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寓斋》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史尧弼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世纪,即宋徽宗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势之中,内部政治腐朽,外部面临着金人的侵略。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投身于抗金事业,希望恢复故土,史尧弼也是其中之一。
史尧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在诗中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而这种家国情怀,也正是当时南宋文人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