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桂花

标题包含
桂花
服食生平屑辟邪,死埋金粟或金沙。 忽惊秋骨开成雪,谁遣香魂化作花。 云外孤芳吟舞鹫,月中半影匿妖蟇。 先生幽佩乘风去,独向仙堂看织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生都在服用碎屑来祛邪,死后埋在金色的沙子里。 突然间,秋天的骨头变得像雪一样白,是谁让她的灵魂变成了花朵? 云外的孤独芬芳如同跳舞的老鹰在吟唱,月亮的半影隐藏着妖怪蛙。 先生佩戴着随风而逝的幽雅配饰,独自走向天堂看着编织的纱线。
去完善
释义
《桂花》是南宋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一首描绘桂花的诗。下面是每句的注释: 1. 服食:道教术语,指服用药物以养生。这里指用桂花的粉末来强身健体。 2. 生平屑:即桂花的粉末。生,指新鲜;平,指平整;屑,指粉末。 3. 辟邪:古代中国神话中的神兽,用于驱邪避疫。这里表示用来驱赶疾病。 4. 金粟:比喻桂花的花瓣。金,金色;粟,小米,形容桂花的形状。 5. 忽惊秋骨开成雪:指秋天桂花盛开时,白如雪的景象。秋骨,秋天的花朵;开成雪,形容桂花开得繁茂,如雪花般洁白。 6. 香魂:指桂花的香气。 7. 云中孤芳吟舞鹫:描写桂花在云端的孤独姿态,如鹫鸟般舞动。吟舞鹫,指在云端翩翩起舞的鹫鸟。 8. 月中半影匿妖蟇:描绘月光下桂花的影子如同隐藏在妖蟆身后一般。半影,指月亮的朦胧倒影;匿妖蟇,指隐藏于妖蟆之后。 9. 先生幽佩乘风去:描述诗人身带桂花离开尘世,步入仙境。幽佩,指桂花的香气;乘风去,指驾着风前往仙境。 10. 独向仙堂看织纱:表现诗人独自前往仙境,观看仙女们织纱的场景。仙堂,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织纱,指编织丝织品。
去完善
赏析
《桂花》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方一夔对桂花的独特理解和对秋天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和丰富的想象,通过赞美桂花展现出浓郁的秋天氛围。首联中“服食生平屑辟邪”揭示出桂花的药用价值,而“死埋金粟或金沙”则体现了桂花的美丽外表;颔联用“秋骨开成雪”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满树繁花景象,再用“香魂化作花”传达出桂花散发出香气的原因;颈联中“云外孤芳吟舞鹫”表现出了桂花的清高气质,而“月中半影匿妖蟇”则流露出桂花的朦胧之美;尾联借“先生幽佩乘风去”表达了对桂花的敬仰之情,再以“独向仙堂看织纱”强调诗人与桂花之间的紧密联系。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写和情感抒发,彰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桂花》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 在宋代,儒家思想继续发展,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墨客们对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充满了期望。然而,方一夔在此时期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显着的功名。这使得他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压力和责任,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桂花品质的赞美。 桂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贵族和荣誉,代表了文人墨客的追求和理想。因此,在这首诗中,方一夔通过对桂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