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陪韩子云吊张安国舍人墓

标题包含
陪韩子云吊张安国舍人墓
顷从武昌守,来哭清果墓。 老泪湿征衫,伤心不忍去。 焉知五载后,重到山崔嵬。 松柏倏已拱,宿草缠余哀。 公乘使者车,忠厚神所赉。 远怀平生亲,斗酒相沃酹。 曩以门下故,获登君子堂。 招呼连屋居,此意讵可忘。 青春闭佳城,荣华竟消歇。 空余千古名,不随世磨灭。 蓬莱定何处,神仙知有无。 徘徊重徘徊,悲风生坐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最近从武昌太守的职位卸任,前来祭奠五载前过世的挚友。 满怀悲痛,眼泪打湿了行装,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谁能料想到五年之后,又重新来到了这山清水秀的地方。 松树和柏树已经长得很高了,高高的野草包裹着我的哀思。 您生前是乘坐使者车出行的,您的忠诚厚道被神明所眷顾。 怀念平生的亲友,带着一斗酒祭祀天地。 因为当年在您的门下受教,才有机会登上君子的殿堂。 您在招呼我连续居住几天,这份恩情怎能忘怀? 青春年华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是千古传颂的美名。 即使世间的变迁也不能抹掉它。 神仙居住的蓬莱仙岛究竟在哪里,神仙的存在又是真是假呢? 我在悲伤中反复徘徊,生出了一阵阵的风。
去完善
释义
1. 武昌:现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的一部分。这里代指诗人所在地的武昌。 2. 清果墓:即张安国(字清果)的墓地。 3. 老泪湿征衫:眼泪打湿了旅途中穿着的衣衫。 4. 宿草:墓地上经年的杂草。 5. 使者车:指尚书省左右司郎官所乘的车。这里借指张安国的职位。 6. 忠厚神所赉:忠诚厚道的人会受到神的赏赐。 7. 曩以门下故:从前因为师生关系。 8. 招呼吸连屋居:招呼着大家同住一屋。 9. 佳城:墓地的美称。 10.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秘的仙境。这里用来比喻对张安国生死的疑问。
去完善
赏析
《陪韩子云吊张安国舍人墓》是一首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悼念和怀念的诗。诗人在扫墓时回忆起了与友人度过的美好时光,并感叹世事无常,唯有友情永恒。 首联“顷从武昌守,来哭清果墓”,描述了诗人来到友人墓地时的悲痛心情。武昌是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在这里祭奠已故的友人,使得悲痛之情更加深切。 颔联“老泪湿征衫,伤心不忍去”,表现了诗人悲痛欲绝的心情。老泪纵横,心如刀割,无法抑制内心的伤痛。 颈联“焉知五载后,重到山崔嵬”,诗人感叹世事无常,五年后的再次到来,友人已长眠地下,只留下一座孤坟。 “松柏倏已拱,宿草缠余哀”,描绘了墓地的景象。松树和柏树已经长得很高,而坟墓周围的杂草也增添了诗人的悲伤之情。 “公乘使者车,忠厚神所赉”,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他生前忠诚善良,死后也得到了神的庇佑。 “远怀平生亲,斗酒相沃酹”,诗人借酒抒发对友人的哀思。酒可以暂时缓解痛苦,但终究不能消除心中的思念之情。 “曩以门下故,获登君子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因为友人的关照,诗人得以登上君子的殿堂,受到礼遇。 “招呼连屋居,此意讵可忘”,回忆起与友人共同生活、互相照顾的美好时光,这些美好的回忆难以忘怀。 “青春闭佳城,荣华竟消歇”,诗人感慨青春年华的逝去,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终将消散。 “空余千古名,不随世磨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虽然生命已逝,但友人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不会被时间磨灭。 “蓬莱定何处,神仙知有无”,诗人表达对生死之谜的困惑。死后的世界究竟如何,只有神仙才能知道答案。 “徘徊重徘徊,悲风生坐隅”,诗人久久地徘徊在墓前,悲痛的风吹过,使得诗人更加悲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韩子云吊张安国舍人墓》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章甫,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在这段时间里,章甫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因才华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却又因政坛风波而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感慨。 在宋宁宗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而国内政治斗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许多士人都抱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希望通过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由于政治势力的打压和排挤,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志士都未能施展抱负,甚至被迫远离朝廷。 章甫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张安国舍人墓的吊唁,表达了对这位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感慨。他借题发挥,通过对张安国的回忆,展现了当时士人阶层在国家危亡之际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这首诗歌成为了那个时代文人志士的心声写照,反映出了他们面对家国之忧的哀痛与愤怒。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