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壁

标题包含
书壁
禽声春后变,柳色夜来深。 老子关门坐,无人识此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章甫,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享年64岁。 章甫自幼聪颖过人,20岁时中举人,22岁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鸟儿的叫声在春天之后发生变化,柳树的绿色在夜间愈发浓郁。 老夫闭门而坐,无人知晓我的内心所想。
去完善
释义
1. 禽:泛指鸟类; 2. 章甫:章,为显明之意,甫,是辅佐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开门见山、直白明了的诗歌表达方式; 3. 老子:作者自称,意为自己年老; 4. 关门坐:关门,指隐居;坐,居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独居的情景。首句“禽声春后变”通过鸟叫声的变化表现春天的到来,而“柳色夜来深”则以柳树颜色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呈现出季节更替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随后,诗人以“老子关门坐”表达了自己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老子”并非指道家创始人李聃,而是诗人自指,具有调侃意味。而“关门坐”则表现出诗人隐居避世的决心,传达出诗人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最后一句“无人识此心”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表达了尽管自己身处寂寥之境,但心中依然保持高洁之志。这种孤独与执着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人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自我表现的完美结合,展现了诗人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壁》是南宋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79年至1284年之间,这是南宋灭亡、元朝初立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章甫作为南宋遗民,亲身经历了国家灭亡的悲痛,同时也见证了元朝统治下的社会现实。 在南宋灭亡前,章甫曾担任台州州学教授,负责教育和培养人才。然而,随着蒙古铁骑南下,南宋军队节节败退,章甫也被迫离开家乡,流亡江南。在这个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愤。 章甫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皇帝昏庸无能,宦官权臣弄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在北方,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最终攻陷临安,灭亡南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章甫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书壁》。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以及对战争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这首诗成为了南宋遗民的心声,也成为了后人了解那个时代的珍贵史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