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子仪韵
半生江海惯浮游,邂逅今成客此州。
忧国幸逢年谷熟,望乡长恨晚山稠。
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
独把酒杯悲节物,何时弟劝与兄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年的漂泊生涯,如今在这个地方成为匆匆过客。
担忧国家命运,庆幸丰收在望,但看着乡村景色,不禁惋惜远处的山峦稠密。
天空中烟雨蒙蒙,两只鸿雁飞过;地面上风波迭起,一只白鸥徜徉。
我独自拿着酒杯,感叹季节更替,期待有一天兄弟间能够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去完善
释义
1. 半生江海:指作者在江海的漂泊中度过了半生的时光。
2. 惯浮游:习惯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3. 邂逅:偶然相遇。
4. 今成客此州:现在成为这个州郡的客人。
5. 忧国:担忧国家大事。
6. 年谷熟:指农业丰收。
7. 望乡:遥望故乡。
8. 长恨晚山稠:长期遗憾夕阳下的山峦稠密,形容离家遥远。
9. 烟雨:细雨中的雾气。
10. 双鸿雁:指大雁双双南飞。
11. 满地风波:形容处境艰难。
12. 白鸥:水鸟名,多用以喻指自由的生活。
13. 独把酒杯:独自拿着酒杯。
14. 悲节物:感伤时节变迁。
15. 何时弟劝与兄酬:什么时候弟弟可以和我一起举杯庆祝。
去完善
赏析
《次张子仪韵》这首诗是章甫对自己的身世和境遇的感慨之作。诗中,他通过对自己半生漂泊江湖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国家和家乡的忧虑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半生江海惯浮游,邂逅今成客此州”描述了诗人半生的漂流生涯,强调了他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历的种种波折。然而,诗人并没有因为这种艰辛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相反,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期待着能够在某个地方找到自己的归宿。
颔联“忧国幸逢年谷熟,望乡长恨晚山稠”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忧虑之情。他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他也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渴望能够回到那里过上平静的生活。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也展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颈联“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又宁静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的鸿雁在烟雨中飞翔,地面上的一只白鸥在风浪中独立。这些景象不仅象征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也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定意志。
尾联“独把酒杯悲节物,何时弟劝与兄酬”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的感慨。在这个孤独的夜晚,他独自一人饮酒,感叹时光的流逝和节物的更替。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与自己的兄弟共同分享这种快乐,共度美好时光。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情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张子仪韵》是中国古代诗人章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时期,具体年代难以考究。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非常活跃,很多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章甫正值壮年,他经历过科场的失意、人生的坎坷,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些人生际遇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在这首《次张子仪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同时期,宋朝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文人们为了求取功名而纷纷投身科举考试,导致很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这种时代背景使得章甫等人对现实感到无奈,对理想生活更加向往。
总之,《次张子仪韵》的创作背景是诗人章甫在宋朝时期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