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坐
俗物满前无好怀,可堪时序苦相催。
飞蚊扫迹夜方静,过雁传声寒已来。
多病不胜杯潋滟,远游只恐马虺隤。
书窗愁坐令人瘦,独上江楼日几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生活中的琐事纷扰心情,无法保持愉悦状态,真是可惜时光疾速如箭。
夜深人静,才得片刻宁静,窗外飘飞的蚊子似乎也在诉说这个世界的纷扰。大雁南飞,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
身体时常不适,无法尽情畅饮;因忧虑远行,连马儿都显得疲惫不堪。在书房中,我常常陷入沉思,日渐消瘦。独自一人登上江边的楼阁,已是多次。
去完善
释义
《愁坐》:章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章甫,字公才,宋代诗人。
1. 俗物:指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
2. 好怀:好心情。
3. 可堪:难以承受。
4. 时序:季节变换。
5. 飞蚊扫迹:指夜晚蚊虫叮咬。
6. 过雁传声:指秋天大雁南飞时的鸣叫声。
7. 多病:身体虚弱,易生病。
8. 杯潋滟:形容酒杯中的酒波荡漾。
9. 远游:远行旅游。
10. 马虺隤:马匹疲惫不堪。
11. 书窗:书房的窗户。
12. 江楼:江边的小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愁坐》,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景象表达了深重的忧愁之感。诗中的“俗物满前无好怀”表露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恶,以“可堪时序苦相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不满和无奈。诗人采用“飞蚊扫迹夜方静,过雁传声寒已来”的描绘手法展现了时节变化所带来的寒冷,暗含了自己的孤独和惆怅。接着,“多病不胜杯潋滟,远游只恐马虺隤”传达了诗人因身体欠佳而无法尽情享受生活和远行的担忧。最后,以“书窗愁坐令人瘦,独上江楼日几回”抒发自己的困顿与挣扎,表现了诗人的忧虑。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愁坐》是宋代诗人章甫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寂静夜晚独坐时的忧愁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在创作这首诗时,章甫正处于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仍有战乱和民不聊生的现象存在。
章甫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诗人独自坐在家中,感叹时光流逝,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忧国家的前景,同时也对个人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这种情感,既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也表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